第340章 半决赛对手比利时 (感谢jasontsui80的双月票)(2 / 2)

gu903();巴西在下半场进攻提速的情况下差点扳平了比分,但最终还是被淘汰,其中既有主帅蒂特的原因,也是球队实力的写照。

内马尔显然并不处于最佳状态,尤其在与阿扎尔的对比之下更显得孤立无援。

在小组赛中,两队不同的境遇也对他们之后的淘汰赛产生了很大影响。

巴西队虽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线,但这三场比赛都非常艰难,导致球队消耗巨大:

比如与墨西哥队的比赛中,马塞洛就因伤缺席,此役与比利时队的较量,则是卡塞米罗累计黄牌停赛。

主力阵容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无法凑齐,这是之前比赛过多的攻防投入所致。

而比利时队虽同样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线,但他们在过程中显然更加轻松。

小组赛与突尼斯、巴拿马的比赛很快取胜,第三场与英格兰队的比赛主帅马丁内斯则直接轮换,得以进一步考验替补球员的状态。

马丁内斯在这场比赛中看到了费莱尼的价值,这让比利时队在淘汰赛中有了更多变化的可能性。

此役,巴西队与比利时队都使用了常规的阵型,前者在4-3-34-4-2之前切换,而后者则在3-4-35-3-2之间切换。

看似两队都选择了“不变”,但只有马丁内斯才是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比利时队首发的最大的亮点在于费莱尼的出场。

费莱尼让德布劳内得到解放,马丁内斯仅用一招便使比利时赢得主动权。

不同于小组赛对阵英格兰时的前腰位置,此役费莱尼与维特塞尔组成了双后腰,这显然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布置。

首先费莱尼首发,他可以进一步跟防内马尔,限制对方核心球员,其次也解放了德布劳内的进攻自由度,他在反击时的控球、策应和传威胁球的能力,使得比利时队两翼(卢卡库、阿扎尔)能真正联系起来形成合力冲击巴西队球门。

比利时队此役能击败巴西队并不是偶然,马丁内斯“上半场集中进攻,下半场集中防守”的战术思想执行的很彻底。

比利时队上半场靠的是进攻压制对手,在局部不断能创造出优势;下半场比利时队则是依靠防守锁定了胜局,整体退防的同时也保证反击质量,而且相比巴西队,比利时队显然在攻防两端的能力更为均衡。

比利时队此役的进攻思路非常清晰,并且分工明确、有着良好的层次感。其中,前场进攻的四人组基本是阿扎尔、德布劳内、卢卡库以及费莱尼。

德布劳内扮演的无疑是比利时队组织和梳理进攻的角色,是前场的“大脑”。

而卢卡库和阿扎尔则分别在两边接应,其中卢卡库在左路,阿扎尔在右路。

卢卡库回撤接应时,吸引了巴西队2-3名球员防守,阿扎尔则被米兰达盯防,所以费莱尼在弱侧机敏的后插上接应德布劳内,在这一瞬间,巴西队的防线可以说“漏洞百出”。

此役的卢卡库并不像过往一的在中路或者禁区内作为单纯的支点牵制防守,他在阵地进攻中多次承担进攻对抗的重任,他的拿球极大缓解了比利时队的出球压力,德布劳内扩大比分的远射破门,则是源自卢卡库在中路带球后精准的分球。

比利时队在反击时也有意绕过巴西队中场,卢卡库更多在边路接应直接发起冲击,意在减少中场缠斗、加快反击效率,同时利用中场球员的前插完成射门。

而除了德布劳内之外,阿扎尔无疑也是比利时队的KeyPlayer,阿扎尔也比内马尔更出色,状态更好。

阿扎尔本场的表现,单是一串数字就相当有说服力:

100%的过人成功率(10次),100%的争顶成功率(4次),63次触球,7次造犯规,2次射门。

阿扎尔本场的单场10次过人,是1966年世界杯引入数据统计以来,单场过人数最高的一次。这是诸多历史上的过人高手都没有达到的数据。

2-0领先的比利时,下半场更多放低姿态而全身心投入到防守中,进攻明显提速的巴西队在此基础上也没获得过太多有威胁的机会,足以说明比利时队的防守做的也非常出色。

相反巴西队的临场表现,只能用“逼抢无力+阵地战低迷,内马尔不在状态”来形容。

巴西队的进攻基本围绕左路展开,以内马尔为持球核心,搭配马塞洛的无球套上以及库蒂尼奥在禁区外围的接应从而形成强侧进攻,与此同时保利尼奥在中路也积极插上,以此支援热苏斯共同抢点。

但巴西队的逼抢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其实背后的实质问题还是巴西队阵地战的顽疾所致。

巴西队的中场三人,费尔南迪尼奥-库蒂尼奥以及保利尼奥,三人只有库蒂尼奥具备一定的组织进攻能力。

费尔南迪尼奥需要保护后场防守,发挥扫荡能力随时补位边路。而保利尼奥既要协助费尔南迪尼奥,也要积极后插上射门。

所以,库蒂尼奥基本成为了巴西队的主要出球点,在比利时的严防之下,他摆脱能力的不足被揭露出来。

其次,一旦内马尔被对手贴身盯防,库蒂尼奥只能选择自己“单干”,巴西队在最后时刻用尽了所有招数,仍然没赢得加时赛的机会。

内马尔显然并不在最佳状态,而费尔南迪尼奥在强强对话下显然也不具备首发的能力了。

比利时队击败了强大的对手,整体又收获了信心,他们的最终目标显然是大力神杯,这显然是一个比巴西更难缠的对手。

()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