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大医凛然(2 / 2)

宦官忙是将奏疏献上。

弘治皇帝拿起了奏疏,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这奏报。

身躯,微微在打颤。

在古时候,所谓盛世的标准,就在于人口的增多。

对于皇帝好坏的评判标准,最直观的数据,也大抵如此,虽然任何人都清楚,人口大量增加会带来人多地少的灾难。

可是……这个标准,却一直为历朝历代的天子所信奉。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无价的。

人口减少,唯一的可能就是战乱,和无穷无尽的灾害。

可现在,弘治皇帝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个的人,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真是令人难以预料啊。”弘治皇帝始终不太明白一件事。

他所读的圣贤书里,永远都将治理天下的好坏,与黎民百姓生活的好坏来挂钩。可他现在却越来越发现,所谓治理的好坏,固然也有重大的影响,可为何,会出现一个区区发表奇谈怪论的人,却可以轻而易举的救活无数的苍生黎民呢。

无论怎么说,欧阳志所带来的坏消息,和弘治皇帝心底的阴霾,终于在这大喜的消息之下,驱了个一干二净。

“好,干得好!”弘治皇帝不吝啬赞美之词:“这个张森,真的了不起啊,肉眼看不到他的东西,他竟看了个真切,千百年来,被那疫病折磨而死的人,他却能妙手回春,这……救了多少人啊。”

世上,再没有人比救人,更有功德了。

弘治皇帝喜出望外的看着刘健和李东阳三人:“朕明白了,细虫……是存在的。这张森所说的,并非是奇谈怪论,还有那一本期刊,里头说的话,也并非是子虚乌有。一部小小的期刊,里头一篇小小的文章,竟可以诞生如此的奇迹……”

刘健也懵了,他发现自己已经跟不上年轻人了,这些年轻人,到底给这天下,带来的是什么,他有些看不懂。

李东阳突的老脸一红,毕竟,就在不久之前,他还在为医学生和顺天府如索命鬼一般的讨债而生厌呢。

“这是陛下圣明的缘故啊。”三人齐声道。

弘治皇帝一挥袖子:“胡说,这是那张森的能耐,来人,将张森的生平给朕送来。”

弘治皇帝想了想,竟是心宽了不少,他忍不住呵呵笑起来:“这期刊里,记的,可不只是一个张森的文章,听说,要入这期刊,可很不容易呢,只有如张森这般,极有本事的人,文章才可列入。诸卿,实不相瞒,朕的儿子,也有好几篇文章列入其中……”

“……”刘健三人一愣,然后立即跟着笑了起来。

其实,太子写文章在求索期刊里,他们早知道。

毕竟前些日子,求索期刊名声这么大,刘健他们怎会不知呢。

作为内阁大学士,多少也是会关注一下,只需叫人买来一本,打开一看,朱寿……便是傻子都知道,这是太子殿下了。

只是,他们虽心知肚明,却也不便说,大家都是心照不宣,想来陛下,也是一清二楚的吧。

可现在,陛下既然主动提起,自然不免,带着喜色。

既然期刊如此了不起,那么,太子居然能有这么多篇的文章列入,且被大量的引用,这岂不证明,太子殿下的本事,不在张森之下?

刘健三人只好装傻,一副诧异的样子:“是吗?那么臣等,倒是想要好好看看,太子殿下,有何高论了。”

弘治皇帝喜上眉梢,却道:“他呀,固然是有些不务正业,可聪明劲还是有几分的,诶,可细细说来,若能如张森一般,只凭几篇文章,便可拯救万千的百姓,又有何不可呢?”

“太子殿下,聪明仁慧,臣等佩服。”

弘治皇帝兴冲冲的拿着奏疏,坐回了御椅。

想起朱厚照,竟发现,这家伙,不但善战,竟还有如此本事,身为人父,竟也放下了心。

幸好朕开明,没有因此而收拾他……

弘治皇帝继续低着头,看着这奏疏,在细细看过,便有宦官进来:“陛下……张森的生平来了。”

弘治皇帝抬眸:“说。”

宦官道:“张森……乃是昌平县的生员,一年多前,入学西山书院,先在文学院中读了三个月的书,此后……可能是因为家贫的缘故,转入了医学院。噢,他有一个父亲,是个童生……”

这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

正因为如此,关于他的介绍,自然是乏善可陈。

可有这些信息,却足以让弘治皇帝感慨了。

“英雄出少年啊,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奇思,天下多几个这般能悬壶济世之人,这百姓们,能少受多少的罪,传旨,朕要见一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