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北岛夜市(2 / 2)

“前面有家‘大肠包小肠’,我们先去垫垫肚子!”端木瑶指着前面不远处的一个摊位说。

摊位前面聚集了很多年轻人,还有不少学生,看来这个大肠包小肠很受年轻人欢迎。

我们也是年轻人,肯定要尝一尝当地年轻人喜欢的美食。

排了差不多二十分钟的队,终于买到了这个在宝台岛随处可见,却又大名鼎鼎的街头美食。

大肠包小肠,这个名字很直接,也很形象。

先用炭火将大肠外皮烤得微酥,然后在大肠里面夹上风味绝佳的香肠,最后再铺上酸菜、小黄瓜、姜片、菜脯蛋等小菜,一口咬下去,肉汁就会在嘴里溢开,唇齿间都是肉香味,非常有满足感。

大肠包小肠刚刚下肚,端木瑶又出现在了另外一个摊位前面。

“这是什么东西?”古胖子好奇地问。

端木瑶说:“这是宝台岛销售排行榜第一名的小吃,蚵仔煎,必须要尝一尝!”

蚵仔其实就是牡蛎,蚵仔煎就是把牡蛎撒在铁板上,煎得滋滋作响,然后把稀薄的粉浆浇上去,再搭配上几片青菜和一个鸡蛋。最后还有画龙点睛的一步,那就是将酸酸甜甜的特制酱汁,淋在刚刚离开炉火的蚵仔煎上,浓浓的海鲜香气中,顿时迎来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

平时我们也经常会吃到牡蛎,但是这种吃法还是第一次,感觉挺新鲜,吃上去口感也不错,那些牡蛎好像在嘴巴里跳舞。

连吃了两个开胃小吃,我们走的有些累了,于是准备找个有座位的摊子,整点“硬菜”。

继续往前逛了逛,我们选中了一款名叫“鼎边锉”的小吃。

我们都对这款小吃的名字很好奇,一问老板才知道,

“锉”在闽南语里面,意味为爬滚的意思。

其制作方法是用米磨成米浆,沿着大锅鼎边滚下,米浆滑滚的动作叫锉,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边锉。

鼎边锉是闽南人的家常小吃,主菜是白花花的米浆片,配菜有肉羹、虾仁羹、金针、香菇、木耳、鱿鱼、小鱼干、竹笋、高丽菜等等,内容丰富,汤好料多,光是路过鼎边锉的小摊,都能闻到一阵阵浓香。

我们被鼎边锉吸引,一个是因为它奇特的名字,另一个就是因为它的香味。

我们找了张小方桌坐下,一人点了一碗鼎边锉,还没吃呢,闻到那香味,哈喇子就流了下来。

我觉得这玩意儿挺像我们老家的豆腐脑,里面是白花花的豆花,配上黄豆、大头菜、牛肉、粉条、芹菜等等,口感丰富,吃着非常香。

只不过,老家的豆腐脑是麻辣鲜香,而这边是带着海鲜味的咸鲜口味。

我们正吃得高兴的时候,忽听远处传来争吵声,刚开始以为是一帮年轻人在打闹嬉戏,但很快就发现不太对劲,争吵升级,这帮年轻人竟然当街打斗起来,不少人手里还提着木棒、钢管等武器,明显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械斗。

但是,对于这种械斗,老板竟然不为所动,甚至连看都没有多看一眼,看样子,这种事情在北岛夜市已经见怪不怪,当地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