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煊上前道:“西汉皇帝赐予臣下悉用黄金,而大唐则为难得之物,何也?一为是时佛事未兴,二为陪葬将大量黄金埋于地下。
大唐金银大多来自番国,物少而贵,金银投入流通,并不会影响生活,而铜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容易顾此失彼。
且金银体小而便于携带,是流通铜钱的最好补充。”
自采用铜钱纳税,大唐市场上流通的铜钱急剧减少,用丝帛、米粮做交易极为不方便,而藩镇运送税钱也劳心劳力。
见双方相持,刘麟道:
“我们金银尚少,但既然有了银矿,不妨先试行。岭南多白银交易,放开白银内运,亦可逐步积累大唐白银储量。”
“本王记得日本国使者曾说,最近要派一批遣唐使入京,不知可成行?”李奏忽然调转话题,鸿胪寺卿曾文禄忙答到:
“回殿下,早前日本国书已送圣上过目,说淳和天皇已将皇位传给其侄儿,也就是仁明天皇……日本朝廷忙于两朝更替,要到明年改元之后,再派人来,一并向圣上告禀。”
泱儿那个小机灵还真没记错。
世界上就是又那么多“如有雷同”,大唐此时正面临圣上是否要将皇位传回长兄一脉的问题,而彼时日本国也面临同样问题。
但就是因为皇族两脉支持者力量悬殊,日本朝廷明争暗斗,几年后再次发生政变。
李奏微微一笑,眼光在大臣们的脸上巡视的一圈,漫不经心道:
“日本国奉大唐为宗主国,本王听说,岛国近年建了不少书院,传播大唐文化,他们每每求铜钱、求经书,我们都尽量满足,做为礼尚往来,他们的遣唐使不来,我们的御使可以去。”
这下把大臣们搞懵了,刚才正谈发行金银钱,怎么一下要派御使东渡日本?
“本王得到可靠消息,日本国有個岛根县,那里有座银山,藏银丰富,可挖四百年之久。本王要派御史前去,用铜钱买下那座现在还是荒山的石见山,想必日本仁明天皇不会拒绝。”
日本从一百年前也开始仿照唐朝铸铜币,但因铜矿资源匮乏,铜币不足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如今两朝更替,新天皇需要用铜钱的地方更多。
大唐拉一船铜钱过去,买一座荒山,就说挖银子回国铸佛像,日本这时还没有金银做货币的思想,一定不会拒绝。
“原来如此!”
“他们前后派来十三批遣唐使,我们海船可装万石,装十三船回来就不得了,何况四百年!”
“古书有云,海外有银山,想不到是真的!”
大臣们议论纷纷。
哪怕白银不做流通货币,以此时的高价,妥妥的算是“财宝”,虽然耗费一船铜钱,但能买座银山,他们还是支持的。
有了这个鼓舞人心的消息,很快,第一位驻日御史诞生了,那就是四方馆通事舍人李景全。
朝廷发行金银锭用于流通,各藩镇可用金银锭缴纳税款的通文也发了下去。
随之下发的还有金银锭尺寸、重量、外形、刻字的标准。
最高兴的是岭南、福建、浙东、浙西几个藩镇,他们都有番商的登陆港口,番商采购多用白银,朝廷却要他们用铜钱交税,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可以省掉许多兑换损耗。
若不是李奏有柜坊在岭南等地用黄金、白银做生意的实战经验,他也没有这样的概念。
日本国要到华夏的明代才开始大规模采银,那座石见银山也确实开采了四百年,它占当时世界总产银量的三成。
这一世,大唐要捷足先登了。
精通日本、高丽语言的李景全,领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很快就带着五百金吾卫出发了。
他要赶在初雪来临之前,踏上那片海外北国宝地。
第414章兵变
枝头的小柿子开始一点点泛黄,满园的菊花开得恣意张狂。一切看上去都那么顺利,除了李奏让长史抵交的齐王府请婚奏书。
没了亲爹亲娘的皇子就是这么卑微,自己的婚事要皇帝兄长和嫡母点头。
林美人已经平安诞下了二皇子,可惜他胎里波折,生出来就有些先天不足,白天晚上都睡不安稳,好哭,也不如别的孩子长个儿。
圣上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李宗,后来,圣上又给他在后面加了个“俭”字。
俭,约也,就是让他约束自己,不要没日没夜的哭。
宫里有个闹腾的孩子,圣上又瘫在榻上连轮椅都坐不了,李奏有心去催萧太后,也被太后搪塞过去。
萧太后再喜欢洛泱,可皇宫里那个才是亲儿子、亲孙子,苏家这般本事,她怎会让洛泱嫁给李奏,为虎添翼?
“李蕊的孩子也快出生了吧?”洛泱依偎在阿娘身畔,看桃花用新织出来的棉布给孩子做小衣裳。
“她和你四兄虽未成亲,你也不该连名带姓唤她,要称她一声‘李娘子’。”李明珠不管她听不听,做为母亲还是要教导她。
“知道啦,看见她,我就称她‘四嫂’行了吧?”
洛泱笑嘻嘻的往阿娘怀里靠过去,李明珠伸出手臂搂着她,手在她背上一下一下的拍着,嘴里嗔道:
“办起事来像个小大人,贴在娘身上就像块狗皮膏药。哎,希望你那四兄能早点长大,都要做父亲的人了......这事就咱娘俩说说,你屋里的人都别说。”
“我没说,你看桃花做衣服都偷偷摸摸的,我们谨慎着呢。”
桃花一下笑了:“最近哪个屋里不在做冬衣?谁会注意到我在夫人屋里缝什么。将军这次多驻守半年,年前换防就能回洛阳,老夫人可就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