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1 / 2)

云泱扭头问:大师怎么不说话?

清源大师道:除了暗中操作,在水中掺一些能使血交融的东西,还有一种情况,完全没有血脉关系的血,亦能融到一起。

元黎:什么情况?

清源大师凝重道:死人的血。

云泱一愣:死人?死人怎么会流血?

已成尸体,自然不会流血,可若是处在阴阳之间,一缕游魂尚存的,体内血是可以流动的。

清源大师蓦然想到什么,变色道:不好。

立刻去内殿,贫僧有一重要事要验证!

这时,殿外忽起一阵骚乱。

一宫人跌跌撞撞奔进来,罗公公急问:何事?

不好了。

宫人面如土色:皇长孙,刚刚、刚刚咽气了!

什么!

罗公公豁然变色。

但他毕竟老辣,双目转了转,便迅速冷静下来,与元黎道:殿下前脚刚带人去为皇长孙诊病,后脚皇长孙便咽了气,如今验血又验不出证据,这一系列操作,显然早有预谋,殿下须尽快想出应付法子才行。否则,就是陛下那里好解释,朝臣那里也不好交到。

太后宫里已兵荒马乱。

太后由孙姑姑扶着坐在榻上,捂着胸口,气息不稳,两眼发黑。

内殿,云杉长公主正扑在床上,哀声痛哭。医官和两个奶娘惶恐立在一边。

元黎进来,太后痛心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么就、就

元黎冷着脸,目光如电,刺向里面的元如茵。

皇祖母节哀,此事,孙儿会调查清楚。

元如茵猛地抬头,红着眼,咬牙切齿:殿下真是好手段,如今玉氏尚未定罪,太子便迫不及待的要赶尽杀绝了么!

如茵,你住口,怎能对殿下如此无礼。

一人行色匆匆赶来,竟是苏文卿。

苏文卿身穿紫色袍衫,与太后行礼:臣听闻噩耗,顾不得规矩,匆匆赶来,请太后责罚。

太后疲惫摆摆手。

为方便照看宏儿,皇帝早许了你夫妻二人出入内廷之权,你不必多礼。

是。

苏文卿起身,又同元黎行过礼,便走进内殿,抚了抚妻子颤抖的双肩。元如茵立刻扑到丈夫怀中,痛哭起来。

这时宫人在外道:陛下驾到。

圣元帝拖着病体过来的,进殿后在主位坐定,环顾一圈,视线最终落到元黎身上:太子,你打算如何解释?

元如茵跪伏在皇帝脚下,涕泪横流,请求皇帝主持公道。

苏文卿在一旁默默陪着,神色同样哀痛。

元黎冷眼瞧着,道:这事儿,恐怕还要劳动清源大师向父皇解释。

大师?

圣元帝看向立在殿中的年轻和尚。

他不像太后那么喜欢礼佛,但对僧道向来敬重。

清源大师双手合十,道:贫僧请求,再去看一眼小皇孙的尸体。

本宫不同意!

元如茵尖叫一声:你这个妖僧,宏儿就是喝了你制的符水,才一命呜呼,你竟还敢碰他。

清源大师悲悯道:放下屠刀,回头是岸,长公主何必如此执着。长公主当真以为,邪术可以满足一切欲/望么?

你、你胡说什么!什么邪术!

贫僧是不是胡说,待贫僧看过小皇孙的尸体,便可知晓。

陛下,陛下元如茵哀求的望向圣元帝:求您,给宏儿最后一丝体面,好不好?

皇帝沉吟片刻,道:是黑是白,要用证据说话,宏儿死因蹊跷,朕必须给他一个交代,而不是体面。

罗恩,你跟着大师一道进去。

罗公公应是。

两人一道进了内殿,清源大师从腕上取下一串檀木佛珠,轻轻套到了小皇孙腕上。

罗公公奇道:这是什么?

是舍利。

舍利?

准确说,是舍利珠,可以驱散一切阴灵的舍利珠。

清源大师双掌合十,慢慢闭上双眼,念起佛号,舍利珠起初毫无动静,没多久,珠子表面渐泛起一层金光,罗公公以为看错,揉眼再看,整个珠串上的檀木珠不知何时已经变作了金珠,散发着耀目金光。

宏儿!宏儿!

元如茵一见那金光,如见厉鬼,推开苏文卿就冲了进来。

嘤~

床帐内毫无预兆的响起一道婴儿啼哭声。

罗公公一惊,睁大眼望帐内望去,半截身子快入土的人,硬是险些被吓走三魂七魄。

只见金光沿婴孩手腕逐渐蔓延全身,而婴儿原本吹弹可破的肌肤正一寸寸干枯老去,化作一具焦黑的小儿尸体。

元如茵蓦得止步,瘫软在地。

清源大师盯着那具干尸,念了声阿弥陀佛,慨叹:造孽。

皇帝已起身,和太后一道进来,问:到底怎么回事?

清源大师道:若贫僧所料不差,床上躺着的婴孩,并非三月胎成的皇长孙,而是一具已经死去近半年的婴孩尸体。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支持。

第112章

圣元帝与太后俱是大惊。

太后指着孙姑姑:你去瞧瞧,这到底怎么回事!

孙姑姑哆哆嗦嗦走到床帐前,只望了一眼,便惊恐睁大眼,若不是有深宫多年练出的沉稳压着,也要当场尖叫出声。

太后神色数变,又惊又怒的望向跌倒在地的元如茵:你你给哀家说说,哀家的重孙儿去了哪里!

元如茵面色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