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2)

gu903();见到眼下情景,两人皆一愣。

云泱心虚看元黎。

元黎上前一步,道:孤正要带央央与二位将军辞行,二位既来了,孤便算打过招呼了。

他态度疏冷,却也不算失礼。

云清扬自然知道,这一切并非因为云泱的事,而是因为当年那桩旧事。

聂文媛笑道:走也不急这一会儿,正好膳房新做了点心,央央最爱吃的玉露团,殿下留下一起尝尝吧。

元黎自然没这个打算。

但转念一想,这小东西在祠堂跪了那么久,应当需要补充些食物,留下来吃点也无妨。

刚要应下,云鬟忽然急奔过来,朝聂文媛道:王妃,宫里来人了。

聂文媛意外:何事?

昨夜太后寿宴刚结束,按惯例,今日歇朝一天,应该不会有什么紧急政事才对。

云鬟:是宫里的费公公,说是陛下有旨,宣太子殿下与小世子进宫问话。

聂文媛皱眉:费公公是哪个?在陛下身边伺候的不是罗公公么?

一道声音冷淡插进来:是太后身边的太监。

聂文媛看向元黎。

元黎道:无妨,既是父皇问话,孤带央央进宫即可。

聂文媛心头总有些不好的预感,便道:让云鬟跟你们一道去,万一有什么急事,也能及时传个消息回来。

元黎点头。

费公公果然在府门口等着,见元黎出来,一甩拂尘,假惺惺笑道:殿下太子妃快请上车吧,莫让陛下和太后娘娘等急了。

上车了,云泱忍不住问:连你也猜不出是什么事么?

元黎摇头:孤的确没有头绪。

但他素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更不能任由事情完全超出掌控之外,嘴上如此说,心里却暗暗沉吟计较起来,设想种种可能与应对之策。

云泱瞧出他在思考,就没再开口打扰他。

很快到了宫门口。

两人下车,到了清晖殿,就见殿中热热闹闹已坐了好些人。

除了坐在上首的太后和圣元帝,下面还有玉妃、大皇子元樾以及苏煜。苏煜颈间缠着一圈白叠布,白叠布上渗着血。

两人行过礼,元黎问:不知父皇要问何事?

圣元帝尚未开口,太后抢先道:昨夜有刺客藏进玉妃殿中,不仅吓坏了玉妃,还袭击了今早过去请安的元璞。幸而元璞命大,才躲过一劫。禁卫已将那刺客擒住,刺客招认,他真实身份是朔月国的大王子,名叫呼延廉贞,昨夜潜入宫都是为了找云泱,云泱怎会认识朔月国的人,你们说说,这究竟怎么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支持。

第81章

云泱脑中轰然作响。

但经历过这么多事,他早已比之前沉稳许多,知道这生死攸关关头,一点不合时宜的反应,都可能落人把柄。

既然不知道怎么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开口,左右有狗太子在,他肯定比自己说的好。前提是狗太子不会出卖他。

云泱看向元黎。

太后不悦:哀家问你话,你看太子作甚!

元黎:他是被皇祖母吓着了而已。

云泱:

太后:

太后瞠圆眼,看怪物一样看向元黎。

你、你说什么?

元黎:孙儿的意思是,既要问话,便该心平气和公正严明的问,而不是掺杂个人喜怒。如今事情还没查明白,皇祖母,情绪未免太过激动了。

太后心里的确有气。

第一道气来自于一大早内务府报来的消息,昨夜长胜王妃聂文媛酒后撒疯,路过文德门时,竟然出手射落了城门楼上用来给她祈福的四盏青灯。

她早知此女粗鲁无礼,之前碍于皇帝面子,不与她计较,结果此女竟嚣张至此,简直就是仗着军功往她老脸上踩。

第二道气则是那混进宫的朔月刺客伤了元璞,害她差一点就见不到那未出世的曾孙子了。

总而言之,云家这对母子,真是和她八字犯冲。

现在太后有了第三道气。

皇帝平日喜欢怼她落她面子也就算了,现在她素来最懂事孝顺的孙儿,竟也当众不给她面子。

闻言,原本沉静坐在一边的苏煜,手指也倏地收紧,攥紧了膝上衣袍。

太子以为如何?

圣元帝悠悠开了口。

元黎断然:无稽之谈而已。

圣元帝终于掀起眼皮,看了眼自己的太子。

太子缘何作出如此判断呀?

太后不满插话:那朔月大王子都招供了,皇帝你还在此打太极!

母后,朕在问太子。

圣元帝面露不虞。

太后毕竟不敢触皇帝逆鳞,只能不甘闭嘴。

元黎面无表情道:此事根本无需作出判断,一来,儿臣没有见过朔月国的大王子,自然也无法确定那刺客究竟是不是朔月国大王子。二来,刺客狡黠,为了脱罪,胡乱攀扯是常有的事,他今日可以说混进宫是为了找孤的太子妃,明日就可以说找其他人。无凭无证的信口胡诌之言,儿臣不认为有讨论的必要。反倒是刺客在宫中藏匿一夜,竟无人发现,才令人匪夷所思。玉霞殿的宫人与守卫,难道都是摆设么?

太后一时确实回答不了这么多问题,目光便下意识落到玉妃身上。

玉妃起身跪下:此事的确是臣妾疏忽,请陛下降责。

圣元帝淡淡:事情尚未查明,你倒不必急着揽责。太子继续说。

元黎:方才皇祖母言辞激烈,央央一时失礼,没有回答皇祖母的问题,现在,便由儿臣代问吧。

他转头问云泱:你可认识朔月国大王子?

云泱看着他眼睛,摇头。

我不认识。

元黎点头,看向圣元帝和太后:父皇和皇祖母都听见了,他并不认识什么朔月国的大王子。不知那大王子的身份,皇祖母和诸位可确认过?

这倒真把众人给问住了。

一来朔月使团今早刚刚离京,现在指不定走到哪儿了,现把人追回来指认刺客显然不太现实。

若那刺客真是朔月大王子还好,如果不是,说不准会影响两国好不容易才签订好的盟约。

二来,包括太后在内,大部分人直接相信了刺客的供词,是因为刺客的确是北地胡人长相,招认的信息太过劲爆。

元黎扫视一圈。

那是没有了。连刺客的身份都没有确认,便来胡乱指责孤的太子妃,未免太过荒唐。

一殿沉寂中,圣元帝点头:太子说的有道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