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的闺女才十二岁,原来在罪官府上被起了个丫鬟名字,叫葵儿,因才做事不久,只是个三等丫鬟。
她年纪虽小,却是个机灵的。她已经在她娘那里看到青枫用的炭笔和纸了,问她要了一份,跑过来帮李嫂子统计。
周春提醒她:“这里一共三十五个人,一个人一个碗一双筷子,你先把这个记上。”
周葵儿赶紧写上,便抬起眼睛瞧着李嫂子,李嫂子连忙把要买的炊具报出来。
看着这两项事情都做起来了,周春这才请示赵如熙:“姑娘,庄子离这里远吗?如果不远,咱们买了东西后一人拿两样,就能拿过去,无需雇骡车;否则还得雇骡车运一运东西。”
“远。”赵如熙道,“派人去雇骡车,不光运东西,你们也一起乘坐。”
“哪位是鲁伯?”周春又问。
赵如熙指了指鲁伯所在的方向。
周春施了一礼就跑过去,跟鲁伯说了一阵子话后,他回来禀报赵如熙:“鲁伯说我们要出城,正好路过买东西的集市。今天虽不是大集,但卖东西的杂货钱、衣料铺都在集市旁边。小人想着,要不咱们直接在这里雇骡车过去,买了东西就走?”
赵如熙对于周春已是很满意了。
这时代的教育程度不高,许多人的脑子都不大灵光。像周春这样先主后次,先重后轻,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还知道统筹时间的人,已算是难得的人才了。
来自现代的她最清楚什么最难得,那就是人才。她在王中人那里多花的二百两银子实在不亏。
她笑着点点头:“不错,就按你的想法做。”
孙嫂子已把需要的布料算好了,过来正好听见赵如熙对丈夫的表扬,高兴不已。
周春则顾不得这些,施了一礼后,把他家十五岁的儿子唤来,让他跟着鲁伯去外面雇骡车。
不一会儿骡车来了,他先过来请示赵如熙,得到她的首肯后,便招呼人出门上车。
赵如熙跟着他们一起到了门外,就见周春不是叫这些人一窝蜂上车,而是一个一个的安排。
那些一家子的,他都拆开安排到两三辆车上,同一个罪官家卖出来的也是,散个的也搭配着来。四家的男主人都留在最后上车。当然,男女自然是分开乘坐的。
这时候就看得出一些人的性格来了。
有两个村姑,估计是一个村的,两人死活不分开,就要同上一辆车。
周春还没说话呢,孙嫂子就吓唬她们道:“卖身了就是奴婢,主人叫干什么就老实干什么。你们这样不听话,姑娘可是要退回去给中人的。到时候中人再把你们卖到窑子里去……”
她没说下去,两个小丫头却吓得不轻,看了看默默望着她们却不说话的赵如熙,赶紧听话的各自上了一辆马车。
两个小姑娘害怕,赵如熙能理解,对她们倒不会有什么想法。但对于其他两个青年男子不服从命令的,她就暗自记下了。
因为等会儿要往车上放东西,所以周春只安排六个人乘一辆车,一共乘了六辆,再加上赵如熙自己的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发往集市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