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背影脚步不停:“朕许久未见皇后了,去那里坐坐,晚上不用等我用膳了。”
任守忠跟在赵祯身后,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娘娘说这些做什么,后宫不干政才是最严厉的祖制。
庆历四年的汴京守城战后,曹皇后和赵祯之间,隔阂渐渐消除,英姿飒爽的将门女子,在婉婉嘤嘤的后宫花丛中,显得那么鹤立鸡群。
任守忠并不喜欢李现,原因无他,被视为最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袁德海,和李现的关系太好了。
自己返回权力中心的历程,袁德海正在重新走一遍,而且看效果,比自己走得更快更稳。
可中书内阁被韩琦一党把持,司马光被李现打怕了,晏殊能一直待在三司使的位子上,纯粹是因为官家处于平衡的考虑,满朝文武,说得上话的或多或少都算李现的党羽。
李现今日所为有些逾制,自己也想看下,官家心中对李现到底有没有丝毫顾忌?
答案显而易见,自己那点小心思,尚需蛰伏。
不过无妨,等得起!
……
益州成都府。
“砰!”的一声,楠木雕花的桌案剧烈的抖动了下,茶水四溅,一张被拍得通红的手掌仍然颤抖着摁在桌上,另一只手上死死捏着一份公文,若不是上面盖着皇家玉玺大印,这个年方四十的中年人恨不得将公文撕个粉碎!
文彦博,字宽夫,未来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的元老,有宋一朝与司马光齐名的保守派,此时官至成都府知府。
“荒唐!”
“大人,公文上所述何事?”幕僚接过文彦博手中的公文,细细一看,脸色大变。
“废除交子?!”
“哼,韩稚圭!”文彦博双拳握紧,按捺不住的愤怒从双眼中喷薄而出。
庆历四年十二月,文彦博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改知益州成都府,当时成都米价极高,投机商人遍布,文彦博到任后从州外购买粮食,在城门四周设立官府平价售粮点,并在成都府的主要街道张贴布告,通知百姓可以不限量购买。
这一措施非常有效,不到半月,成都米价恢复到正常的行情,百姓们称赞不已,认为文彦博治蜀有方。
交子是宋朝在四川地区广泛使用的纸质货币,大宋一直被钱荒困扰,蜀地通行不便,铜钱运输更加困难,交子的出现极大的便利了往来四川盆地与中原的客商,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不过却也造成四川盆地的金银铜等稀有金属,牢牢地把握在当地官府和乡绅的手中,并未成为整个朝廷财政的助力,反而向着与中原撕裂的深渊缓慢地滑了下去。
新政推行触动了大地主、大士绅的根本利益,《方田均税法》于庆历五年作为《均田制》的补充法令在大宋全境推行,良田多缴税,薄田少缴税,贫下中农的利益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富农地主阶级本来就对均田制叫苦连天,这一下就如同刀插进了心窝,整个地主士绅一片怨声载道。
韭菜割到士大夫们的头上了,如今还要区别对待,p民少割的部分,竟然要算到我等读书人的头上,这天下还有没有王法了?!
统治阶级的反扑是无孔不入的,各种贿赂砸向了各地的主官头上,丧心病狂的将良田按倾为单位,统统修改为薄田、贫田。
可他们忘了,官府体系之外,年轻的监察御史们,就等着揪出米缸中的硕鼠,成就自己踏上汴京权力高峰的抱负,当年的成都府知府,就是在推行均田制时,被监察御史拉下了马。
贿赂舞弊这条路效果很差,当下之计最稳妥的莫过于在朝堂之上扶持起保守派的代言人,此人既要能力出众、从政口碑良好,最关键的必须是自己人!
治政能力出色的文彦博逐渐出现在士绅阶级中,他对新政持保留态度,与韩琦、范仲淹等在执政思路上有根本性的差别,和鹰犬李现等军功集团有不可调和的文武撕裂的历史矛盾,不仅仅是自己人,而且还很年轻。
在保守派领袖晏殊的授意下,各地的知名士绅纷纷向朝中重臣去信,动用巨大的人际网络,一路保驾护航,审官院已经传出可靠消息,成都知府任期一满,文彦博就会被调入汴京,担任位高权重的枢密使,接替已经连任两届的原枢密使杜衍。
而且因为平抑成都粮价有大功,据说有一次官家用膳时,端起米饭突然冒出来一句:“米粮民之根本,若地方官都如文彦博一样用心,天下间还会有饥民和奸商吗?”
官家显然动了要用文彦博的心思,要不然,审官院一个尚书省的职能机构,能有这么大能量决定中枢京官人选?
政事堂对于这个窜上来的政治新星有些摸不透,按理说当年韩、范刚向官家上疏改革时,文彦博作为汴京中的青年才俊可是附在其后署了名的,虽然说后来外放为官,怎么着也应该是自己人才对。
而文彦博自己听到这些风言风语后,只是嗤然一笑,直言应当做好本职,公道自在人心云云,不管在保守派、新党、官家的心中,都隐约成了大宋的未来栋梁。
若是李现知晓,定当锤头扶额,大呼韩琦等人糊涂,这种坦言“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的保守派领袖,怎能随意放进中枢内阁?!
不过李现一心扑在赞画司的组建上,此时的他可真成“两耳不闻窗外事”,等到发现文彦博提前回京担任参知政事,与韩琦、范仲淹、富弼一起,组成新内阁班子时,已经到了庆历六年的年底了。
而那时的自己,正站在寒风凛凛的辽阳府城墙上,东望高丽!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