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展望(2 / 2)

gu903();这样,就可以用很久,只是对于操作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万一投废了一锅反应,大几百块钱可就没了。

这方面,许秋倒是对自己很有信心。

接连的成功,他也有些膨胀,仿佛自己天生就是做科研的料子。

不过,他也没有膨胀多久,便平复了心情。

然后,开始想新的研究方向。

不能坐吃山空,pbt4t这个体系再好,也只是有机光伏领域中非常小的一个分支,可挖掘的东西并不多。

而且,它也没有跳出前人的框架,整体上还是基于传统富勒烯衍生物的体系。

但这个体系的器件最高效率已经卡在1012,很多年没有动过了。

很可能不是有机光伏领域未来的出路。

还是要将目光放长远一点,看能不能取得更大一些的突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当然会很艰难,但总要去努力尝试。

万一,就实现了呢?

周六,许秋在寝室中,整理了有机光伏领域最近的一些综述文章,开始分析:

有机太阳能电池体系中,聚合物给体材料光吸收范围的半峰宽,一般在200300纳米左右。

而受体材料多为富勒烯衍生物pcb,几乎不吸收波长在400纳米以上的光。

可以近似认为,有机光伏的有效层,只能吸收宽度范围在200300纳米的光,比如,400650纳米,或是500800纳米。

而可见光波长范围是390780纳米,到达地面上的太阳光谱,范围更大,在2952500纳米。

因此,传统基于富勒烯衍生物的体系中,存在的一个致命问题。

那便是,有效层的光吸收范围太窄,无法覆盖整个太阳光谱。

大部分太阳光都穿透了有效层,透射损失非常大,光电转换效率的上限很低。

像是性能比较好的无机硅太阳能电池,它的光吸收范围就非常宽广,在3001000纳米内均有良好的光吸收。

究其本质,是受体材料富勒烯衍生物,几乎不吸收可见光,只是凭借优异的电子迁移率站稳了脚跟。

研究者们也很早就发现了这一问题,一直在寻找富勒烯的替代品。

可惜的是,20多年过去了,仍然没有找到可以替代富勒烯的材料。

魏老师回国前主要研究的,苝二酰亚胺pdi体系,就是一种富勒烯的替代物。

目前,它与ptb7th的共混体系,最高效率也只有8不到。

此外,研究者们还开发了聚合物受体,n2200,以及其他ada结构的小分子受体等等。

不过,同样没办法触及8的门槛,更别提10了。

而想要实现商业化的应用,实验室内的光电转换效率至少要做到15以上。

这也导致了有机光伏领域目前在走下坡路,热度已经退居二线,逐渐被新秀钙钛矿材料超越。

如果不是近些年发现的ptb7th,将最高效率提高至12左右,给有机光伏续了一口命,估计会更凉。

许秋也是在进入课题组,大量文献后才知道这些的。

早知如此,当初选择钙钛矿会不会更好一些?

也许吧,许秋没有纠结多久。

既来之,则安之。

现在还没到退缩的地步。

面前没有路,那就找一条路出来。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