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再也不做冤大头(1 / 2)

为了节约用电,也为了干活时有人说话不寂寞,五叔把他家的缝纫机搬来了黄瀚家的西屋。

这间屋子里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运去了大伯家的两间屋子里暂时存放。

黄瀚的记忆中,大伯家一年后才会用到这两间屋子,因为那时黄瀚的大堂哥准备结婚。

西屋收拾出来放四台缝纫机都不会显得挤,只有两台缝纫机更加宽敞。

黄瀚在西屋装上了日光灯,还指挥黄道周、黄道武在屋顶拉上细麻绳,用白纸配合木条做了简易吊顶。

这种吊顶虽然不牢固,但是足以挡住屋顶落下的泥土。

墙上贴了白纸,屋顶也是白色的,顿时使得屋子亮堂了许多,打开日光灯做缝纫,张芳芬三人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张芳芬长年累月给人家缝缝补补,这就是一个小生意,她最能体会什么时候是最快乐的。

第三天傍晚,张芳芬就给在黄瀚家西房间做缝纫的方桂兰、张慧芬发了三块钱。

见三嫂真给三块钱,今天厂子休息,一整天都在缝纫的方桂兰心里激动嘴上客气道:

“我前两天就干了大半天活儿,怎么能拿这么多?要不我拿两块钱吧!”

“别客气,又不是按天算钱,不是说好了做一只给一块钱么,拿着吧!我看你手脚麻利,以后一天肯定不止做一只。”

“嗯!我是越做越顺手了,还可以起早带晚提前下班,估摸着两天做三个应该不成问题。”

已经半卖半送出去十几只“劳动布双肩包”,知道这种包简直是人见人爱。

张芳芬信心百倍,她相信只要布料跟得上,每做一个“双肩包”都能够赚到钱,只不过多少不同罢了。

方桂兰手脚麻利做事认真,能够让她多赚点辛苦钱再好不过。

张芳芬给她吃定心丸,用不容置疑的口气道:

“放心吧,只要缝得结实、缝得漂亮,哪怕你一天做三个也是按照一个一块钱给!”

方桂兰果然很开心,乐道:“呵呵,明天我换早班,我也跟人家学,早早的溜回来。

我们单位混账得很,我在班组里从来不迟到早退,干的活儿最多,反而是钱拿得最少的。”

张芳芬笑到:“那是因为你工龄短,人家都是老职工!”

确实如此,方桂兰娘家就住在塑料厂附近,也是农村户口,由于被征用土地得到了一个名额成为了塑料厂的工人,变成了非农业户口。

“非农业户口”比农村户口好多了,但是比正经八百的城市“定量户口”又会有些差别,有些计划劵轮不着“非农”。

一个农村人得到了工作机会当然无比珍惜,在厂子里玩命干。

往往有些资历的正式工都欺负农村上来的“征用土地”工,明明不是干部,也敢使唤他们,苦活儿脏活儿都是他们干。

方桂兰三年学徒期间第一年的工资二十块,第二年多两块,第三年拿二十四块,现在已经过了徒工期,是一级工,拿二十八块钱左右,已经拿了三四年。

她算算账,上班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都不足一块钱一天,此时思想发生了转变,道:“嗯啊!太不公平了,想想都没劲。

我那个班组里有两个超过三十年工龄的,三天两头请病假,一上班就唠嗑,基本上是啥事都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