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蒙古大军实在太过犀利,不得已,蒲鲜万奴只得向木华黎上降表,并让儿子帖哥去蒙古军中充当人质。
金贞祐五年(公元1217年)正月,已归附蒙古的蒲鲜万奴率军进攻辽东的金军,获得大胜。蒙古大将木华黎奉命前往中原地区,临行前为了表示对蒲鲜万奴在辽东大败金国的嘉奖,特意放还了其子帖哥。
木华黎的大军一走,蒲鲜万奴在辽东再无敌手,他很快杀死了蒙古留在他军中的监军,再次宣布独立称帝,改国号为东夏。蒲鲜万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克了金国在东北的数地,一时之间俨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金正大九年(公元1232年),蒙古大军几乎全歼了金军主力,遂将目标转而对准了东夏。次年,蒙古大军击溃了东夏的军队,蒲鲜万奴被杀。
蒲鲜万奴被杀后,蒙古大汗窝阔台为了方便控制这片广袤的土地,仍旧让蒲鲜万奴的后代管理叶赫地区(今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请注意这个叶赫地区,日后的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皆出于此。
蒲鲜万奴死后,他的后代将其葬入长白山中,具体葬在什么位置,就无从考证了。
通过翻阅这些典籍,汪振海和吴中兄弟两个应该是清楚了,那叶赫地区肯定是有蒲鲜万奴的后代,要想找到蒲鲜万奴墓,找到他的这些后代是关键。
当然,就算找到了蒲鲜万奴的后代,他们还得用些手段。毕竟你要告诉别人,我来找你们,是为了想去破坏你先祖的墓葬的,估计别人得当场跟你动刀子。
汪振海和吴中兄弟两个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之后,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初离开了北京。为了配合吴中的行动,朱瞻基还派了一名锦衣卫千户充当吴中的副手,率领两百多名锦衣卫,全力配合吴中。
汪振海与吴中此去东北结果如何,咱先暂且不表。咱先来说说宣德五年,朱瞻基不得不解决的另外一件难事儿。这事儿说白了,那就是交趾事件的后遗症开始显现了。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明廷宣布废除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让安南立国,随后黎利杀陈暠自立为帝。这个事件迅速在南洋诸国及大明西南各土司政权中持续发酵。
起初,还只是有部分先前年年来大明朝贡的南洋诸国,不再派使节入大明了。到了宣德五年,明朝的使节过去,别人都是爱理不理的了。甚至在一些西南的土司管辖地带,明廷与边军的往来信函、物资还偶尔发生被扣留的事件。
面对这种被狠狠打脸的窘境,明宣宗朱瞻基岂能忍受?
朱瞻基开始与群臣商议,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群臣讨论来、讨论去,觉得最经济实惠的办法,那就是派船队再下一次大西洋,去南洋诸岛国宣誓主权。
为什么说耗资巨大的下西洋行动,反而成了当时最经济实惠的办法呢?
如果派军队去征服西南那些曾经扣留明廷信函、物资的土司,那就是大军得翻山越岭,克服各种不利因素。这要打胜了,还好说;万一因为不熟悉地形、粮草物资难以为继等原因,战败了,那明廷将更加被动。
另外,即使成功攻下这些土司管理的地盘儿,明廷也没办法在那些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良好的管理。毕竟在那些山高路险、生产落后、语言不通的部落中,还是由愿意臣服于大明的当地部落首领去管理,才是最合算的。
相较而言,派船队去南洋诸国游历一番,不用调集大量军队、不用征集大量粮草、不用承担战败带来的严重后果,怎么看,都是最合算的。
可要再一次下西洋,就当时来说,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上一次下西洋,还是十年之前的事儿。有许多参与过之前下西洋的人员,或老或死,或因其他原因,不知其下落。当时还能找来参与此次下西洋的只有几千人了。
没办法,那就只能以这几千人为骨干,再挑选一些有航海知识和技术的军中健卒,凑足一个船队所需的两万多人了。
其实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正使的人选问题。先前六下西洋,郑和皆为正使。现如今,郑和虽然刚到花甲之年,但由于先前六下西洋操劳过度,身体状况一直不佳。这一次,如果再派他出使,他还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个问题。
gu903();可是如果不派郑和出使,还能派谁担任这正使呢?朝臣们议论来、议论去,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