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宫不应该在城中。”
这是赵括在考察路上对荀况说的话。
在赵括看来,学宫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
第一个当然就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归根结底是要干嘛?
就是让华夏的文化变得更加灿烂。
文化单单要灿烂还不行,作为一个穿越者的赵括十分清楚的知道传承的重要性,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华夏是唯一一个完整传承下来的文明,更别提还有什么玛雅、印加等等同样历史悠久但却已经失传的文明。
传承的最佳方式就是授徒,师徒相承,才能够把学问一代代的做下去。
“做学问的地方,当然要远离市井喧嚣。”
对此,荀况也是深以为然。
赵括顿了一下,道:“对了,之前还忘了一件事情,这一次必须补上。
任何一个入住诸子百家的学派学者,只要是领我们大赵俸禄和爵位的,都必须要收正式门徒十人以上!”
这个条件看上去似乎不难,然而却让荀况的脸色露出难色:“武信君,此事恐怕有些不好办啊。”
赵括摇了摇头,十分坚定的说道:“大祭酒,这件事情是必须要办的!”
刚刚也说了,学问最重要的就是传承,但华夏这么多年来依旧有很多古籍随着时间失去了传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些古代学者们的收徒制度。
在后世人们最常知道的是孔夫子,孔夫子一生有学生三千多人,其中正式弟子七十二人,这会让人们潜意识的以为古代的诸子百家都和孔夫子一样,其实不然。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孔夫子这样广泛收徒的大学者反而是异类中的异类。
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是人才。
人才的定义是什么?
有知识的人。
所以,知识就是最重要的。
诸子百家的大能们非常清楚自身拥有知识的重要性,在他们心中这些知识就相当于是自家门派的武功秘籍,那怎么能随便传给别人呢?
肯定要传给入室弟子,甚至传给唯一的继承人才行。
这样其实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知识每一代都只传给那么两三个甚至一个人,在漫长的年月之中遭遇战乱或者生老病死等等原因,这些知识的传承就会随之断绝。
华夏历史上大部分珍贵古籍的流失都是因此,就是因为这些古籍的撰写者和拥有者们把古籍看得太重,珍而重之不肯对外传授不肯示人,导致古籍往往都是孤本,一旦没了那就彻底没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非常简单,那就是赵括提出的办法多收学生!就好像儒家,孔夫子有七十二个入室弟子和三千门徒,这个数量是什么概念?
巅峰时期的稷下学宫之中,除掉儒家之外的所有其他诸子百家的人数加起来,也就勉强和孔夫子的这些门徒差不多。
由于孔夫子的主张是“有教无类”,所以他的弟子和门徒也是广收弟子,儒家的第三代弟子就超过了万人,第四代更是突破十万人,远远的将其他所有诸子百家抛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