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秦构有子后的新计划(2 / 2)

现在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想要大举北伐,秦构是真的不想让他们北伐,他之前就已经察觉到北伐的情况不对。

尚承忠之前北伐的时候,离辽国大定府那是一次比一次近,最后甚至把耶律延禧撵到辽国北京去了,他都开始尝试攻城了。

感觉要把辽国打趴下的秦构就把北伐的事给停了,现在那些大臣们又喊着要北伐。

另一件事,就是他现在很不想办,但不得不办的事。

在大朝会上,王安石以一己之力和几十个官员对喷,丝毫不落下风,虽然文人吵架,骂人不带脏字的功力让人赏心悦目,但一想到他们要干的事,秦构就开心不起来了。

科举考试里加一些考实务的内容,这已经是朝堂上所有官员们的共识了,分歧就在于那答案要怎么鉴别,什么样的内容能得高分。

王安石觉得大乾百姓的民生才是重中之重,发展各类产业是手段,而不是目标,答到这一点,并且还能提出具体措施的考生才能得高分。

其他官员当然不愿意那么搞了,他们拿出来反驳王安石的理论依据也很有意思。

在新政施行以后,王安石搞出来的荆公新学就逐渐变了味了,开始更多关注民生,不再只强调富国强军。

之前他那些荆公新学的学问,被吕惠卿拿起来改了改,就成了现在其他官员们的行动纲领。

他们也没有脸把剥削匠人那一套摆在明面上,只说如果考生答出来的各类措施,能让大乾的赋税增加、物产更加丰富,国力变强就能得高分,其他都是细枝末节。

如果写王安石那一套,不能让大乾强国,那就是偏题,直接零分。

可秦构知道无论采取哪一方的答案,大乾产业在技术爆炸,还有一群想发展产业的官员带领下必然飞速发展。

眼见那些官员在这边骂一个敲骨吸髓,那边回一个好名亡国的骂战中,谁也驳不到谁,一直骂道王安石嗓子沙哑,有火力不足的趋势。

秦构就出来拉偏架道:“众卿所言都有理,不如这所答之策中,那两点能答对其中一点的都给高分,考官给分不当者,也以科场舞弊论处,如何?”

在一场强弱分明的博弈中,强行给双方一个平等的结果,仲裁者自然是偏向弱势那一方的。

不过那些官员还是愿意给秦构一个面子的,哪怕知道秦构在拉偏架,也都认了,齐声应道:“官家英明。”

秦构叹了口气,现在的他只能希望王安石能借着这个机会扶持出一批党羽,和那些原来的官员斗的时候不落下风。

过了几个月,三十万禁军回朝,太庙献俘,还是敌国伪君,那可是个大日子。

为了给那一天锦上添花,鸿胪寺特意提前招来了万国使臣前来观礼,盛情邀约下,西洋诸国也有不少国主来大乾开开眼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