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未央宫中(2 / 2)

第五形态 一只辣椒精 1348 字 1个月前

“什么契机?”太子低声道。

“自然是我大汉延续下去的契机”景帝道:“这道契机发生在董仲舒身上!”

“董博士真有这种能耐吗?”太子难于置信道。

“相门之术诡异难测,谁知道呢”景帝摇头道:“反正契机是维系在他身上,如今他应该也将事情办妥了一部分。”

“这就办妥了一部分?”

“他当下在蜀郡之地,或许是文翁学宫之事属于我大汉一件幸事,若他回来禀报较早,我便下一道圣旨给蜀郡一些便利,若他回来比较晚,你到时也做如此安排便是了,只是学宫之事需要循序渐进,这种事情急不得,免得又成了豪强渔猎名利之所!”

“儿臣记下了。”

“可惜那烛九阴之事终究难于糊弄过去,他如今居于邪罗斯川秘地不出,应该是在耐心等候变化了”景帝叹气道:“父皇勤学苦练数十载,依旧不敌他一具显法身,若他将来为难你,你可以祭出先祖高皇帝的斩蛇剑!”

“那柄赤霄剑吗?”

“不错,但你只能持剑,莫要去动用剑”景帝叮嘱道:“咱们装装样子还行,真要拿剑刴他必然会被看出虚实。”

“先祖的剑究竟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唤?”太子不解道。

“父皇不清楚”景帝摇头道:“但你也莫要将期望完全寄托在一柄剑上,真正的实力都是源于自身,而并非凭借外物!”

“父皇教导的是!”

“若你自身拥有大能力,能做到某一天武压天下,如那秦皇一般强势,那必然是四方来朝,人人皆服,那时的你也不需要考虑这种外物了。”

“可秦皇……”

“大秦有他一日就不会灭,而且他没那么容易输,或许他还在某个地方凝望着,或许他还备有后手,或许我们某一天又会将这一切归还于他!”

景帝晃了晃头。

汉国修炼体系极为破碎,而秦王朝当时几乎汇聚了四方所学,藏书阁中传承玉成行成列,能人异士层出不穷。

若在那种条件下,秦王朝盘算了什么或许只有秦皇才能做出回答。

未央宫中双君王只是一种障眼法,在对方眼中很可能拿不出手。

景帝嘘唏了一声。

没有秦王朝的覆灭就没有汉王朝的诞生,从地位上而言,他要感谢秦王朝覆灭才让他们拥有了帝王的可能。

但从国势上而言,景帝又痛恨秦皇将诸多付之一炬的行为。

这给后来者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曾经的东土王朝力压四方,而他们当下只能处处防守,甚至需要策略做应对。

一旦遭遇以力破巧的强压,汉王朝的一切便会如遮羞布一般揭开,脸面荡然无存。

“这是先祖说过的话,我只是拿来重复给你说一遍!”

等到太子面露诧异之色,景帝不得不说明了一句。

“按正常寿命而言,秦皇即便再能活如今也过百了,这种年岁没啥好担心的”景帝补充道:“即便他能长寿,但他的军团不可能人人长寿,我们这一代几乎不需要对秦皇有任何担心,他也没有卷土重来的本钱。”

“父皇说的是!”

“你登基后真正要应对的危机一则源于凶国,谨防他们趁火打劫导致外患重重,进而引发内忧,另一则是源于你将来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她们性情趋向于保守稳健,而且仙庭的人屡屡隐秘接触太皇太后,还有一则是谨防你那些皇叔,他们说不定哪天又会被某些隐秘势力蛊惑,李广此人来历似乎有些问题,你要慎用,不可让其掌握大权,还有,你需要防控诸子百家学派,他们学派还存在一个恐怖的老古董……”

未央宫中,景帝手把手教,就差没指名道姓叙说情况了。

一些话题属于老生常谈,太子不乏听了一遍又一遍,而等到谈及朝廷的人事变动,太子终于忍不住问了问。

“那我将来要重用董博士吗?”

“秦皇当年诛杀精通百家学派能耐的儒家高手,太皇太后她们也对此深以为戒,凡儒门者皆不予以重用,你想重用儒家学派的人必然会被太皇太后阻止”景帝寻思再三道:“但时代总归是在变化的,数十年前或许有必要防范百家学派,或许在你的时代又没了必要!”

景帝看着太子。

什么是有必要,而什么又是没必要,他希望太子可以自己想通。

一个人弱小时,即便自己的妻儿子女都不放心。

一个人强大时,即便番邦异人都可以拿来收归于账下。

只要汉王朝有足够的底气管控,用谁不重要,用什么样的人也不重要,属于什么学派更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人能做什么,又能为汉王朝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