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何雨柱开店(1 / 2)

 过去的文字值钱,鲁迅先生一年的稿费轻松买房置产还兼顾生活。

一九七七年之后,稿费制度恢复了,但出版社在版税方面经常是打太极拳,能免谈就免谈,能拖就拖……要知道,作者赚钱的地方不是稿费,而是版税,书卖得越多,作者抽成赚得越多。刘昊那两本书就是如此,这也得亏了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几位编辑和他都是素识有所照顾,当然,这也得是他给出来的作品畅销。所以说,花花轿子得众人抬,面子那是要自己给的。

而现在,大多数词曲作者都是国营单位的正式职工,他们的创作被认为是岗位创作,最多能得十几、几十块钱的奖金而已。所以刘昊这么一说,不仅宿舍里的人愣了,方达和卢惠珍也愣了。

“刘昊同学,稿费你打算怎么算呢?”方达倒是没有觉得不对,而是觉得挺合理的。

“那就要看方老师了。”

刘昊笑了笑:“如果是义务、慈善性质的演唱,我当然是分文不取。但如果是盈利性质的演唱,那就另当别论了。”

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卖门票或者卖盒带、唱片,都是要抽成的。

但像昨天那种场合,那就不收钱了。

“这倒是挺合理的。”

方达和卢惠珍倒是能够理解刘昊的要求,但他们更为震惊的是刘昊在这方面的意识——这个时代,专利权、版权、著作权之利的,在内地还没有多少概念。

其实有概念也没多大的用处,妄图以一己之力推动时代车轮的,都会死得很惨、极惨、悲惨!

其实遇到这种事情,通常都是由公司方面的律师来代理的,但现在桃李娱乐的业务还没有延伸到内地,他只能是自己来谈了。

宿舍里肯定不适合,最后双方在艺术学院的一间办公室里拟定了一份协议,大致上就是一次性支付1000元,授权内地举行的演唱会歌曲使用权;盒带、唱片的授权费用是2元/张(盒)。

至于歌舞团方面选择谁来唱这三首歌,那就跟他没有多大关系了。

当然,这三首歌也将是他的下一张专辑中的曲目。

‘五一’节过了,刘昊也和其他同学一样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虽然他们的高考和入学时间都有些短,但上半年的考试确是丝毫耽搁不得。

……

香江,桃李大酒楼。

何雨柱擦着汗从后厨出来,一眼便看到等在门口的娄晓娥。

“到后厨还有冷气,在门口待着多热啊!”何雨柱有些心疼自家媳妇。

“没关系,也就一会儿工夫。”娄晓娥倒是挺欢喜的。

自从和何雨柱一起来香江,几乎天天是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为此她还买了一辆二手车……不是买不起新车,而是觉得无此必要。

“晚上吃大排档怎么样?”何雨柱忽然问道。

“家里那三个小的怎么办?”娄晓娥问道。

“刘阳在附近的店里买了叉烧包和鱼片粥。”何雨柱说道。

香江大排档这种地方很多,何雨柱刚来的时候,几乎吃了一圈……倒不是他嘴馋,而是他想尝试这些特色小吃。

今天他和娄晓娥来的是一家拉面馆,现在是饭口,可客人不是很多,老板娘两口子愁眉不展地趴在柜台上,一没客人招呼就出神,也不知道神游到什么地方去了。

“老板,来两碗牛肉面。”何雨柱喊道。

“好咧!牛肉面两碗。”老板就跟被踩了尾巴似的……几乎是从柜台后面蹦出来的,一边重复着一边冲向后厨。

“噗哧!”娄晓娥的笑点比较低,实在是忍不住了。

不过这家店的上菜速度还是可以的,不一会儿工夫,一个梳着两条大辫子的女孩端着两大碗牛肉面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在二人面前。

牛肉的浓香、小葱的清香夹杂在一起,十分诱人。

“我先开动了。”

娄晓娥是真饿了,吃得贼香。

何雨柱是个厨师,但凡厨师,嘴都有点儿刁,吃了几口,眉头就皱了起来。

“怎么了?”

娄晓娥可不像以前那么心大了,尤其是在香江学习这段时间,察言观色都学会了,业余时间还念了夜校,准备考大学。不过刘昊建议她回大陆读大学,毕竟将来还是内地的机会多,她得在内地做生意。

“面不够筋道,牛肉和葱都有些老了,汤的味道太重了。”何雨柱皱着眉头说道。

“你不能要求路边摊的厨艺跟你一样。”娄晓娥没好气地说道。

“那是!”

何雨柱权且把这句话当作是表扬,嘿嘿一笑甩开腮帮子吃了起来……虽然说味道不是很好,但用来裹腹是没有问题的。

两个人吃完牛肉面之后,坐回车里,一路上何雨柱默默地寻思着,而娄晓娥也没有打扰他,直到汽车驶到公寓楼下,娄晓娥看着何雨柱问道:“想明白了?”

何雨柱点点头:“想明白了。我准备开店,先在这里练练手。”

“开饭店?”娄晓娥颇感兴趣地问道。

“准确地说,是开面馆先。”

何雨柱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我来之前就跟昊子商讨过,将来政策允许,咱就干餐饮。分别走高端和低端两种。高端,那就是酒店宾馆;低端就是面馆。

一年四季主营各种拉面,夏天可以加冷面,冬天加火锅,一点点儿地加米线、盖浇饭、小菜和小炒。等在香江打出牌子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内地投资,内地的市场可比香江大多了……”

娄晓娥一直在安静地听着,直到何雨柱的话告一段落才问道:“你准备把店开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