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皇储之位,非朱雄英莫属!(1 / 2)

 黄雄英打量着那老头,那老头也在打量着黄雄英。

瘦骨嶙峋,但腰板却挺得老直,一身褂子虽然有些旧,但洗得干干净净,神色间有几分傲气。

是个读书人!

老爷子不会是给自己找了个教书先生吧?

老人自然便是刘三吾。

刘三吾也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带他来见一个少年。

难道说,改土归流之策便是这少年提出来的?

正想着,只见那少年问向皇上:“爷爷,这位是?”

爷爷?

这少年叫皇上爷爷!

一声爷爷,直接让刘三吾的瞳孔放大。

皇上来之前,已经嘱咐过他,让他不要暴露皇上的身份,这让他心中疑惑,如今一个少年又叫皇上爷爷?

这让刘三吾心中惊涛骇浪。

这少年到底是什么人?竟能让刚失去太子的皇上如此上心!

太子?

眼前的这人,竟与太子有几分相似!

不对……

自己怎么好像在哪里见过这少年!

刘三吾如今虽然已有七十岁(虚岁),但记忆力却非常的好,思维也还非常的敏捷,这与他长期保持阅读的习惯有关。

阅读,不仅能让人开阔眼界,还能让人思维敏捷,让整个人变得更加的有气质。

此刻的刘三吾,就像最初见到黄雄英的朱元璋一样。

虽然感到眼熟,但不敢往那个方面去想。

朱元璋笑笑,向黄雄英介绍道:“这位是翰林学士刘三吾,号坦坦翁。”

“这是咱大孙,雄英!”

轰!

这句话就像是一道惊雷,在刘三吾的头顶炸响。

大孙!雄英!

像!

太像!

不,不是像!而就是当年那孩子!

大明朝根最正,名最顺的皇太孙!

刘三吾激动得袖中的手微微颤抖,他饱读圣贤,最看重的就是礼仪孝悌,尊卑有序,如今皇太孙还活着,那么就不会再有该立谁为储君的问题。

因为眼前的少年,就是毫无争议的储君!

他,就该是,而且也只能他是,大明朝未来的皇帝!

刘三吾就是这么古板。

就在刘三吾目光灼灼的看着黄雄英的时候,黄雄英也是饱含惊讶,同时也尊敬的看着刘三吾。

尊敬不是因为刘三吾身居高位,而是他算得上是这个时代文人的代表。

洪武皇帝武将出身,并不太喜欢文人。

尤其讨厌古板的孔孟之道。

但是对于文人,朱元璋始终保持着一份尊敬。

为何?

因为这个时代的文人有风骨!

有兢兢业业,公正廉洁,堪称为官楷模的刘三吾!

有抬棺死谏的钱塘!

有因为拒绝为朱棣写即位诏书,被朱棣施以车裂之刑,并且灭了十族的方孝孺!

……

他们或许是古板的,或许是愚忠的,但也是最有风骨的!

他们不能像武将那样,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他们甚至手无缚鸡之力,但是……

有时候,他们手中的笔杆子比枪头还硬!

就像后世有一位学医的青年叫周树人,一次,他大抵是病了,横竖都睡不着,坐起身来,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学医救不了国人

于是毅然弃医执笔,试图唤醒当时昏聩的国人!

华夏的精神,华夏的文化,也正是因为有着一代代像刘三吾像周树人这样的文人,才得以传承,才得以生生不息。

“学生见过学士大人!”

黄雄英整理了一下衣服,恭敬行礼。

“公子,万万不可!”

刘三吾连忙想要伸手扶住黄雄英,这可是皇太孙,未来大明的皇帝,他又如何受得起?又如何敢受得起?

不料朱元璋却挡住刘三吾,微微摇头道:“没事。”

只见黄雄英身体肃立,双手合抱,俯身深深鞠了一躬。

刘三吾的眼眶却湿润了。

这个时代的文人,不看重钱财,唯独看重的是名声,是尊敬!

“好,好孩子!”

刘三吾连忙扶起黄雄英,上下打量着,眼中尽是欣慰。

十多年前,皇上就让他时不时的到大学堂教导皇子皇孙,当时太孙朱雄英也在,所以说,皇太孙正儿八经的算是他的学生。

如今再见学生,已是一名挺拔的少年,如何不让老师老怀欣慰?

“走,咱屋里说去!”

朱元璋大手一挥,带头进了屋内。

黄雄英让郭氏兄弟沏了一壶茶上来,如今有了郭氏兄弟,很多事情他就不必亲自动手了。

“爷爷,没想到你人脉这么广,竟然把学士大人都请来了!”

黄雄英放下茶碗,笑道。

朱元璋呵呵一笑,道:“你不是说过,你老爹说,咱是个了不起的人,怎么,忘了?”

“是,爷爷了不起!”

黄雄英竖了一个大拇指,把朱元璋逗得大笑。

刘三吾看呆了,他眼中深沉威严,杀伐果决的皇上竟像是一个寻常人家的爷爷一般。

黄雄英问道:“爷爷,您把德高望重的学士大人叫来,不会仅仅是证明您很了不起这么简单吧?”

刘三吾一口茶差点儿没喷出来。

洪武皇上有多了不起,需要他来证明吗?

“臭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