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英春驻色,雅调玉飞声。
“风来似欲拟明月,好与贾郎醉后看。
“一年一度雪成团,半雨半晴春未老。枝头能得几人怜,落地始知花亦好。”
很快,贾蓉写的诗评,被厅上众老爷纷纷传看。待赏阅诗句后,不禁眼睛一亮,大声吟诵起来。摇头晃脑,仿佛在体会其中意境。
“妙!真妙!”
“人生多有遗憾,正如月不常圆。这首七绝,以女儿家口吻,把绣球花开犹如皎洁月轮的喜悦感,全然倾诉给情郎。阅完此诗,顾盼儿灿烂笑脸跃然纸上。尤其一个‘醉’字,更是憨态可掬。好一个爽朗大方的花娘。真是让人爱怜!”
“非也!这首《玉楼春》才是绝品!你瞧这句‘蝶翅峰须迭回抱’……”
世袭勋贵家庭,便是再不争气,也是在私塾里读过的,都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此刻阅完贾蓉写的诗词,登时心神震撼,开始捧着诗评一字一句赏析。
还因为诗评只一份,众人看不过来,纷纷执笔誊抄。
那摇头晃脑,大声争论,赏鉴诗词的疯魔场面,非亲眼见证,绝不会相信!
******
贾蓉是抱着成名的目的抄诗,也知道这两首诗能流传数百年,肯定是咏叹绣球花的上乘之作。
其中一人,更是清代词坛领袖,其文学地位非凡,必定是佳品。
可饶是贾蓉做了心理建设,但看见贾政等人兴奋激动,近似疯魔的景象,还是不禁暗暗吃惊。
“不过两首诗罢了,威力这么大吗?这还只是杨慎的一句诗评,张新的一首诗,朱彝尊的一首词。
“如果我把杨慎的《临江仙》搬来,再抄首纳兰性德的《木兰花》,岂不是立地成仙?
“胆子再大点,还有图书管理员的帝王诗……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