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背篓,原路而回。
步履不停,穿街过巷。
说是快来不及,但其实烧炉子的时间还充裕得很。
杨老爷子老规矩的日上三竿才醒,还得先去酒楼悠悠然吃完饭,才会回来讲学。
吃了刘婶做的晌午饭,李柱也便开始跟着刘婶进了书房。
刘婶老练地在大炉子里把火点燃:
“这个大炉子是让屋子暖和起来的,得多放柴火,得最早烧起来,前面就是交钱的弟子们坐的地方。”
“这边这个是煮茶的炉子,用粗些的木头慢慢烧。”
“这是怀炉,用炭,而且是放这儿的这种炭。”
“这是香炉,是烧这边这些香的,点一根就好。”
“这边这个炉子一般不烧,杨老爷子要温酒,就先在周围倒水,然后......”
......
跟着刘婶,李柱茫然而新奇地在书房一个个炉子间穿梭。
偌大的书房,日常要点燃的炉子就有五六个,除此之外的其他炉子还有好几个,而这些炉子烧的东西更几乎各不相同。
柴火粗细的区别也就罢了,还有不少甚至烧的都不是柴火,讲究得很。
“听懵了吧?害,杨老爷子讲究事儿太多,花钱也大手笔得很,你要是能被杨老爷收了,哪怕是在院里做事,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等会儿杨老爷子开始讲学了,大炉子你让火势保持差不多就行,加这儿放着的劈柴,怀炉老爷子要你再点,然后老爷子让你干啥你干啥。”
“记住,在书房里轻易别开口,要进出也动静小点,好好表现,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