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另辟蹊径赵王教以商抑商(1 / 2)

罗艺的老婆姓什么不用长孙无忌去打听,身边之人就能告诉某杠精答案。

不姓秦,而是姓孟。

而其他诸如“靖边侯”、“罗家枪”、“燕云十八骑”等就更是纯属演义瞎掰了。

实际上真要论起来,这货现年才二十七岁,比秦琼也大不了两岁。后者就算真有个姑姑,且愿意嫁,姓罗的也未必有勇气娶。

就这么一个对比各路诸侯还属于愣头青的家伙能占据涿郡,称霸幽州,说来也是运气。

大业八年,老杨东征路上派他督军新昌时,还要受右武卫大将军、老李的叔爷爷李景节度,可着实没少受这老头的气。

新唐书说他“刚愎不仁,勇攻战”,大抵就知道这是个什么人物。

脾气不小,但本事也不小。

老杨这个人吧,最怕的不是部下有脾气,而是部下没本事。况且再有脾气的人,在老杨面前也是不敢呲毛的。

所以李景虽和他相互不爽,但看在老杨的面子上,也就凑合过了下来。

而后托老杨的福,因为第三次东征而引起的天下大乱越演越烈,按下葫芦浮起瓢,怎么也平不干净。罗艺自是本着吃瓜不嫌瓜大,在涿郡按兵不动。但彼时在北平替老杨督运辎重的李景却是坐不住了,不断与乱军交战。

结果自然是他这边越打人越少,加之罗艺拒不派兵支援,一不留神,就栽在了格谦的手下高开道的手里。

嗯,没错,就是那个和王世充打仗,放火把自己烧死的格谦。

所以真要较起真来,罗艺坐视上官兵败而不救援,导致李景死于贼人之手,和李大德他们家还有仇呢。

毕竟按照辈分,李渊得叫李景一声叔爷爷。他刚封的义安郡王李孝常,就是人家的亲孙子。

只不过

大明后殿,某黑心赵王殿下呆愣愣的张大嘴巴,消化这一坨杂七杂八的消息之余,却是看着身前不断赔笑的温大有,疑惑道:“这些事,我都没听我爹提起过,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

要说温大有作为太原从义功臣,又是上过李大德“铁杆白名单”的人,忠心自是没人怀疑。但他此刻要说的话,却真心挺尴尬的。

“那什么罗艺帐下有个司马叫温彦博,乃是再下二兄。”

“啥玩意儿?你二哥?”

这一下可不单单是李大德懵逼,就连刚给长孙无忌写完回复的杜如晦也一脸诧异。

“好叫殿下知晓,家兄曾任林郎,后得李纲与前隋秦王杨俊的举荐,任通直谒者。只是吧,后来那两个人”

温大有没说完就先一脸苦笑,而李大德与杜如晦也对视了一眼,各自报以同情。

就瞧瞧这俩举荐人吧,一个被免爵除名,一个差点被皇帝给砍了。这运气,难怪从中枢混到边境去了。

不过待到这里,李大德却是一脸好奇的问了个题外话:

“话说,你大哥名字叫温大雅,你叫温大有,为何你二哥却叫温彦博?你们不都是大字辈的么?”

话音一落,温大有便一脸古怪,而一旁的杜如晦则是满脸黑线,无奈的抬手扶额。

“回禀殿下,下臣名大有,字彦将。某家二兄,其实名大临,字彦博”

“哦”

某杠精一脸恍然大明白,暗道原来是字,辅机那小子也不说明白。随即便抬了抬手,示意他接着说。

温大有一愣。

卧槽,我刚说到哪了?

其实他突然跑这边来冒泡,倒不是为了给某杠精说八卦的,而是有正事要说。

当然,这事也和刚刚的八卦多少也有点关系。

李大德想抓把米撒出去,叫两边的斗鸡打架,那有些事情就要提前准备。

比如说将来有可能要提供给魏刀儿的军械物资、粮草辎重从哪来?掏谁的腰包?如果军械不够需要打造,要以什么名义?工匠从哪出?工钱谁给?

眼下李唐看似是各路义军势力中最安定的一方,老李每天在皇宫里不是摸鱼就是开party,但真论起来,国库也空虚的很。

不过温大有此来可不是诉苦的,而是真有解决办法。只要李大德点头,都用不着想眉目加赋税,单是太原一地的世家就能给他凑足这份子钱。

只不过么,需要付出一丢丢的小代价。比如免税、免兵役。再比如,一些不太重要的官职,或是这“兵工厂”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