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案(53)(1 / 1)

朱元璋大案 墨剑飘香 793 字 2个月前

朱元璋,明之开国皇帝,命名洪武,龙兴之初,正如风起云涌,百废待兴。然而,在这崭新朝代的背后,却潜藏着不为人知的动荡与波澜。登基之初,他信誓旦旦要开创一个太平盛世,然天下未稳,隐患丛生,前朝旧臣与新贵之间的矛盾渐渐浮出水面。正当九五之尊开始巩固他的基业时,一起惊天动地的大案悄然酝酿,成为他统治生涯中的一道暗影。

那是洪武四年正月,朝廷内外初显繁华,人才辈出,朱元璋把握住每一个机会,竭尽全力推广文治武功。然而,他心中明白,华丽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无数对他称帝的不满与嫉恨。此时,朝中权臣李景隆手握重权,虽在平定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但其心怀不轨的野心和对朱元璋的怀疑,却令朱元璋心生忌惮。

李景隆沉稳而睿智,身材高大,面色清俊,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股风度。然而,他那双闪烁着阴郁光芒的眼睛,似乎总在渴望着更高的权力。他的谋士阴谋密布,四处游说,认为朱元璋之所以突然崛起,是由于身世的谎言,故而不得民心。李景隆虽表面忠诚,实际上早已心怀叵测。

一日,李景隆在宫中与朱元璋商讨朝政,朱元璋问道:“你可知后宫之事?”李景隆微微一笑,心底却暗自思量,如何将一场阴谋进行到底。他兴致勃勃地说道:“陛下,后宫之事,虽是小事,然而也不可忽视。倘若不稳,明朝之基业恐怕会受其影响。”

朱元璋点头,内心却疑虑重重。他直觉李景隆的话中有话,显而易见,他所指的“后宫之事”,并非单纯的阴谍争斗,反而可能波及整个朝堂,进而影响他的统治。为了进一步探查李景隆的心意,朱元璋决定采取主动措施,去观其态度。

几日后,朱元璋命人将后宫的宫女一一召来,逐步审问她们,试探是否有人私通李景隆。此举令李景隆心中暗自不安,但再三思量,他却只能忍耐,以待时而动。他心知此举乃怀疑之策,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于是,他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的怀疑愈发加深。一次,他通过耳目获悉,李景隆与外廷的文官私下往来密切,似乎策划着一场针对自己的叛变。于是,他下令密查,命人监视李景隆的一举一动。与此同时,朱元璋深感身边孤立无援,唯有心腹大将常遇春与其相知相交,屡屡与之倾诉心中的不安。

“常将军,李景隆欲谋叛变,此事你可听闻?”朱元璋在深夜的御书房,光线昏暗,蜡烛摇曳,映出了他的愁苦面容。

常遇春脸色凝重,整理思绪道:“陛下,此事确实令人忧心。李景隆虽有谏言之名,但其行迹渐渐可疑,我等不可掉以轻心。”

朱元璋思索良久,心中暗自较量:“我若忍耐,恐其更嚣张;若动手,怕引起动荡。该如何应对?”

常遇春见朱元璋越想越忧,心下焦急,便劝道:“陛下,不妨设圈套诱之,看看他究竟欲图何事。”朱元璋心中一动,便点头称是。

于是,朱元璋设计了一个陷阱:他下旨拟定一份密谕,声称要与李景隆共商国政,却故意伪装成夸大与他亲近的态度。李景隆果然上钩,急于否定流言,前来觐见。

月朗星稀之夜,李景隆一身华服,慕名而来。他的脸上浮现出兴奋的笑意,但心中种种算计尽在不言中。进了御书房,他一见朱元璋,忙跪下叩首:“陛下,臣李景隆,前来请命,愿为国献策。”

朱元璋微微一笑,示意李景隆起身,心中却暗暗思忖:“此人果然不甘寂寞,今日便让你自露真相。”

“李爱卿,”朱元璋心中暗自揣摩着,故作轻松,“你可知外臣传言我与恩宠之媚惑,故而欲除尚书,独揽权势乎?”

李景隆闻言,面色微变,心下暗道:“皇帝何以见得如此简单?我不过追求权力,若是此言泄露,岂非喧嚣于朝堂?”他强作镇定,恭敬说道:“臣不敢,小臣惶恐,唯盼陛下明察。”

朱元璋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异样,随即转向窗外,月光洒下,青石地面上似乎藏着无数秘密。他低声说道:“近来乍闻汝与外议密谋,或许当冠冕堂皇,但我心甚疑。你若无心,便离去。”

李景隆心头一震,恍若刀割般疼痛。他明白自己已处险境,心中虽然慌乱,但仍以平静外表掩饰:“臣绝无此意,望陛下能给予臣机会,清白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