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西海,马龙就趁着兴致,拿着测绘数据开始两处院子的设计,没有效果图,先只是画了平面图,然后后院的全套施工图,酒吧的各类断面图,因为单讲建筑,马龙没问题,可涉及到酒吧的布局以及涉及到声音效果,马龙就不怎么懂了,需要着个懂行的咨询。
想到这,马龙找出一卷红纸,裁开,然后用毛笔写了两张招聘启事。
“现招聘酒吧经理一名,要求身体健康,思想正派,能全面胜任酒吧的全面工作,有酒吧相关管理工作者优先,包吃包住,待遇优厚,欢迎有意者联系,电话xxxxxx,(周末或晚六点以后联系)马先生,”
然后又登上自行车,跑去百花深处胡同的录音棚门口,张贴在外墙上。因为老妈有时候会骑车到处转转,所以老爸专门买了一辆26弯梁自行车给老妈骑,马龙把座位放到最低,这车就变成了他的儿童专属车了。
贴完告示,看着掉不了,就又跑去录音棚传达室,递上一包云烟,跟传达室的叔叔说了通好话,让他帮忙看着点,别随便让人给撕了。为了保险,还特意给传达室叔叔留了个自制名片,就是一张记录名字电话的小卡片。
马龙本来打算把第二张招聘启事贴到三里屯酒吧街,可现在想想,三里屯还一家没有呢,虽然那里都是使馆区,不过历史是几年后才在三里屯北街开了第一家酒吧,随后慢慢发展,南街也陆续开了很多家,形成全国闻名的酒吧街文化。
不过广告不去贴,但有可能的话还是可以去看看,或租或买的在那开一家酒吧也不错,没准历史上会写,马某某于某年某月在此开了第一家酒吧,引领了后世的酒吧街文化,嘿嘿。
马龙刚要骑车离开,耳边传来传达室叔叔的声音,
“那个谁,马龙是吧,我看你不是还剩了一张吗,贴在里面橱窗那,不是还有空地儿吗?我保准你这广告能挺一星期,外面那是当地老百姓乱贴的,什么租房买房啊,找小猫小狗啦之类的,进出这院子的根本就不会去看。
而且咱这里面有遮雨帘,外面那个,一场雨下来,甭管贴的多结实,一准儿全废。咱这院里,你知道来来往往的都是谁?那都是大腕儿,像那谁谁谁,没准他们就有人认识谁呢。这成功率不久高多了嘛。”
这京城口音的叔叔(或者是大爷)开始了惯常的热情的京城神侃模式,别说,有道理。
“谢谢您了叔,要不说您见多识广呢,就按您说得来!”马龙停好车子,在橱窗一侧刷浆糊,贴告示,搞定。
“嘿,招聘酒吧经理?酒吧是干啥的?卖酒的?那这些人不一定熟。不过这字写的真不赖,你家大人写的?”传达室叔叔在一旁看着告示,嘴里不停地吐着疑问或是感叹。
马龙也没在回话,嘿嘿笑笑,然后跟人打招呼,
“走了叔,拜托了。”
然后马龙骑车回家。
巧合的是,马龙刚回家不久,就有人打电话过来,问招聘情况,听到马龙稚嫩的声音,对方还有些疑问,问能否让大人说话。马龙说我就全权做主,于是双方约定在护国寺小吃总店见面。
马龙又骑上车,沿着新街口南大街,到了护国寺街左转,人民剧场对面,护国寺小吃店门口,见到了已经在此等候的应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