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我会去。”朱祐樘道,“你放心,我自有法子让他精神振奋起来。”
想到之前周太皇太后曾与笑笑有过冲突,朱祐樘又补了一句:“对了,你不必天天去仁寿宫问安,还是一如往常吧。”
“皇祖母病着,我自然要照拂一二。”
“有我在。”
朱祐樘的语气很坚定:“皇祖母于我有养育之恩,自然该由我亲自照料,无需你去替我尽孝,如此方才称得上孝顺。”
他轻抚笑笑的憔悴的鹅蛋脸,心疼道:“这些天事多,你都消瘦了些。有空,好好歇一歇,不用起得那般早。”
张羡龄闻言,心下一柔:“你放心,我这么大的人了,难道还不会照顾自己?倒是你,要注意保重身体。又要上朝,又要批本,还要平台召见,就是个铁打的人也不能这么累。真把我逼急了,我和朝臣吵架抢人去。”
“知道了。”朱祐樘揉了揉她的头发。
坤宁宫的清晨,一家人醒来的时间并不同。
朱祐樘照例是最早起来的,当他快用完早膳的时候,朱厚照睡眼惺忪的走出来,打着哈欠。
瞧见爹爹穿着通天冠服,朱厚照一下子清醒了,心里打鼓似得砰砰砰跳个不停。
莫非爹爹知道自己这两日都没怎么好好学?
他颇有些忐忑,硬着头皮走上前请安:“爹还没去上朝么?”
“正要去。”
朱祐樘起身,向他道:“今日,你可不必上学去,跟我来。”
又不是周末,为何不用上学?朱厚照眨巴眨巴眼睛,还没想明白,只见朱祐樘已经往外走,他连忙跟了上去。
春意融融,皇极殿广场的丹陛之下,立着许多穿澜袍的儒生,疏落有致。
这是今日进宫来参加殿试的科举考生们。在考生们前方,按照官位大小排列着一众读卷官与受卷官。
春光明媚,照在考生们的白色澜袍上,说不出的意气风发。
殿试的场景,朱厚照是头一回见着,看着很新鲜,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看不够。
静静地看了一会儿,耳畔响起爹爹的声音:“你眼中所见的这些人,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上金銮殿的这一日。他们之中,或许有安邦定国的能臣,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栋梁。”
“你生而为太子,虽不用同他们一般用功温书,但各自有各自的指责。所谓’君君臣臣’,即做君王的要有君王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为君难,为臣不易。因此无论有何变故,你都得有为人君的样子。”
朱祐樘看了他一眼:“这些日子,你很为太祖母的病担心是不是?”
“是。”朱厚照喃喃道。
“朕也担心。”朱祐樘负着手说,“可朕并没有因此荒废朝政。”
来了来了,果然还是训自己。朱厚照有些沮丧,耷拉着脑袋:“孩儿知道了,一定会好好学习。”
轻轻一声叹息,朱祐樘道:“生老病死,皆是常例。以后,爹也终究有离去的一日。”
朱厚照猛地抬头,剑眉紧蹙。在孩子的印象里,爹娘应该是不老不死,可以永生的。可爹爹的话却让他有些惶恐,忍不住胡思乱想,倘若真有那么一日,他该如何?
朱厚照拉住爹爹的衣袖:“不会的,爹爹会万岁的。”
朱祐樘淡淡一笑,捉住他的手,将他的手指一根一根掰开。
“总会有那么一日,所以你要好好看,好好学,怎样才能当一个好的皇帝。”
朱厚照似懂非懂。
庄严肃穆的鼓乐之声响起,万众瞩目,朱祐樘缓缓走入大殿。
在场之人在礼仪官的指引下齐齐跪地,行五拜三叩之礼。
朱厚照远远看着俯首叩拜的人群,以及高高在上,坐在宝座正中的爹爹,胸膛里的一颗心怦怦作跳。
他以后,也会成为这样的皇帝么?
太阳渐渐移至中天,到午时,朱祐樘携子离去,着内阁大学士们好生看顾。
其实按照仪制,只要过了正午,考生便可交卷,但因为是关乎前途命运的殿试,几乎没有谁是提前交卷的,即使写完了,也是坐在案桌前看了又看,检查又检查。
只有一个人例外,南直隶苏州府的唐寅早早地就交了卷,第一个走出了大明门。
大明门的警戒范围之外,堵得水泄不通,无数仆从家人都静静等候着,有考生的亲朋好友,也有凑热闹的路人。
见有人从大明门出来,人群立刻骚动起来。
“这位贡士老爷,试题很简单么?怎么才过午时就出来了?”
唐寅爽朗大笑:“不简单,很不简单,可难不倒我唐某人。”
“什么玩意儿?”问话人小声嘀咕了两句。
唐寅听见,嗤笑道:“等着瞧罢,三日之后传胪大典,我唐某人必定是头名。”
这等狂言,不说百姓为之侧目,连往来巡查的金吾卫都忍不住多看了唐寅一眼。
好一个狂生,说话竟然这么大的口气,莫不是题太难,考疯了罢?
日暮西山,钟鼓声响起,最后一位考生的答卷被收卷官收起,持续了整整一日的殿试正式结束。
一众考生依次通过奉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最后从大明门底下鱼贯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