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1 / 2)

明宫小食光 银河灿烂 2024 字 2023-08-20

诏令交于司礼监经场去印刷,趁着这个功夫,张羡龄好好做了一番调研。

据她调查来的情况,后宫里宫女内侍所居住之地,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有一部分住在乾清宫之外,东西两侧的宫人直房,这是有头有脸的大宫女内臣才可以居住之地。其他的普通宫人,多半是住在紫禁城往北,靠着城墙那一溜低低矮矮的房屋,已经挨着二十四监的地界。

譬如说从长庚桥至御酒房后墙这一侧,由西向东,鳞次栉比砌着一长连的宫人住所,叫做“廊下家”,专给答应长随居住。靠近六尚局的后墙一侧,则多是女官宫女的住处。

张羡龄特意微服简行,带了两个人,做宫女打扮,到宫人内侍所居的廊下家这一带走了一趟。

穿过嘉德右门,一路往西,又越过□□门,便像无端闯入另一个世界,宫人住所或长连或短连的挨在一起,若是忽略了房屋背后的红墙。瞧着和宫外的寻常人家竟然没多大差别。

她往里走了十来步,忽然见房舍之间有一个小小佛堂,供奉着香烛贡品,再走数十步,又是一个佛堂。

看来宫女内侍,倒有不少信佛之人。

张羡龄满街乱窜,听见一个绿袍内侍的巡警声,喊的是“谨慎灯烛,牢插线香”。她听着这声音,不经想起了以前看古装电视剧,剧里常常出现一个打更人,拉长了调子,用奇怪的韵律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两者比起来,倒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娘娘,要不咱们回去吧,这才下了雨,别脏了您的鞋。”紧紧跟在张羡龄身后的宫女秀兰轻声劝。

为了避人耳目,张羡龄此番出行,并没有带梅香或者秋菊,她们俩的脸,就像戳了坤宁宫的印,只要是在宫中,无论走到哪,都有赶着上来端水抬轿的。

相比之下,见过张羡龄这个中宫娘娘的宫女内侍,却是不多。就是见过一面的,未必能记得清她的容颜。毕竟觐见之时,有哪个宫人内侍敢大刺刺抬头直视中宫娘娘的脸?

“别叫娘娘,叫娘子,要是你给我露了馅,下回我就不带你出来了。”张羡龄提点道,“还早着呢,逛一逛。”

她瞧见前头郁郁葱葱长着两棵树,便兴致勃勃的,朝着树走去。走过去一看,一株是枣树,另一株还是枣树,发了新叶,细长细长的,绿得像刷了漆。

“这两棵枣树倒长得好。”张羡龄道。

枣树旁的一间屋子里走出一个内侍,手中拿着一盆水,泼到地上,听见有人在夸枣树,便扬起了头,很得意的道:“当然长得好,我跟伺候祖宗一样的伺候这两棵树。等到七八月,结出枣儿来,又红又甜。用来酿酒,那滋味比起御酒房的也差不了多少。整个廊下家,人人都抢着来我的枣儿酒。”

张羡龄听着新鲜:“这还能卖酒呢?”

“当然啦,卖包子的卖炊饼的比比皆是,自然有卖酒的。”这内侍看了眼张羡龄,道,“这位娘子倒面生,不是住咱们这儿的吧?”

“不是,我原是住六尚局那边的。”张羡龄笑道,“今日不当值,刚好到这边看看热闹。”

“呦,感情您住在那边,难怪了。不是我吹嘘,那一边才没有咱们这儿的廊下家热闹呢!”

“是呀,那头住着是有些冷清。这边可还有什么好玩的?”

内侍站直了,说:“这时候倒没什么,好多在当值呢,傍晚才热闹些。你倒可以到前头看看,那边有一处小院,迎春花开得可好了。原来是内相怀恩公公的住处,他归乡了,大门如今锁着,不过你在外头也能看见花。”

怀恩的旧宅么?张羡龄许久没听见这个名字,一时有些愣。算算年月,他该在此处住了几十年吧。这个时候。

张羡龄谢过那位内侍,按着他指出的方向走去,果然看见一墙迎春花,开得热热烈烈,轻轻摇曳在微风里。

这倒教她无端想起一首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个时节,怀恩应当已经在家乡饮酒赏花了罢?

第46章

京城之外,春风拂过高密城的街巷,熏熏的。

天色刚亮,街道已然喧嚣起来,卖菜的、挑水的、赶驴的……人们忙忙碌碌,去向该去的地方。

怀恩坐在小酒楼的二层,红漆木窗支着,将外头的乡音与春风都迎进来。明明是最平凡的街景,他却看得很认真,只可惜老眼昏花,只能朦朦胧胧看个大概。

不过即使这样,也足以让他有些许欢愉。

“老爷,虽然今日天气尚好,但毕竟是初春,风吹多了怕凉。你老人家又病着,不然把窗放下来?”随从有些担忧。

怀恩轻轻摇一摇头:“无妨,你去催催菜。”

他的身体如何,他自己知晓,风灯残烛,不过是挨日子罢了。过年时病了一回,歪在榻上听炮仗声,今日难得精神好一些,自然要出来看看,顺便办完最后一件事。

窗外,浮浮沉沉响着各种各样的吆喝声。一个汉子挑了两箩筐菜从东边踱过来,吆喝声很亮堂。

“卖香椿咯——新摘香椿——”

怀恩听见这吆喝声,想起中宫娘娘似乎喜欢吃这个,便吩咐随从:“你去买一些,看能否晒干,拾掇好往宫里送。”

香椿买好,肩膀搭着白毛巾的店小二也上楼来,手中端着一大盘高密炉包。

“客官久等,这是新鲜出炉的炉包。”

猪油煎的炉包,表层挂浆,浅金色的鸡蛋黄,胖乎乎,香喷喷,看得让人流口水。

随从夹起一个,放到瓷碗中,请怀恩用。

怀恩拿着筷子,将炉包从中划开,里面的韭菜猪肉馅挑出来,特别的香。

他深深嗅了一下炉包的香气,脸上带了点笑意:“就是这个味。”

年幼之时,父母尚在,灾殃未至,每日早晨家中仆妇必定外出买来炉包。那时庭院中,就飘散着这个香气。

怀恩将炉包往外推,招呼侍从:“你们吃。”

“老爷不吃吗?”

“牙齿不行了,咬不烂。”

他原来也没打算吃的,能闻一闻久违的香气,也就足够了。

在酒楼坐了一会儿,上来一个仆妇,鬓边有一只银簪,收拾得很利落。

仆妇向怀恩请安:“京中一别,多年未见老爷,我给您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