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各自为战的开国功侯,对封建帝王意味着什么?
对刘邦而言,意味着韩信、英布;对朱重八而言,意味着蓝玉、胡惟庸。
但重用归重用,刘弘也不能真就把一个屁都不会的功侯,抬上三公九卿的位置,给自己添堵,给国家拖后腿。
再怎么样,也得选一个能力说得过去,勉强能使唤的功侯。
而现今尚在世的开国功侯中,能力最出色,也最好操作的,无疑就是当朝太仆:博阳侯陈濞。
早在陈平、周勃接连亡故,长安逐渐流传起‘帝杀功臣’的言论之时,刘弘的脑海中,就已经出现了‘重用一个功臣,以立牌坊’的预案。
刘弘当时选定的人选,便是陈濞。
开国功侯派第十九位——够分量;当朝太仆——有能力;最重要的,是陈濞本身就是九卿,重用不会引起朝堂的不满。
陈濞都已经是九卿了,刘弘再重用,能重用到哪儿去?
顶天了,不过是把陈濞从太仆挪到少府、中尉之类的位置,虽然权职有所增强,但依旧只是‘平级调动’,甚至是‘降职’。
但让刘弘将这个计划搁置的,也恰恰是陈濞本人。
——陈平、周勃于刘弘班师回朝之后‘亡故’,内史阳信侯刘揭,也在随后不久被罢官免职,并在大河全家领了盒饭。
对于空出来的内史一职,刘弘本来并没有明确的打算——在当时,陈濞和申屠嘉,都是刘弘心中的候选人。
甚至相比起申屠嘉,刘弘更偏向于让陈濞成为内史,以撑起‘开国功侯集团’的牌面,从而与申屠嘉、周灶这样崛起不久的‘新贵’互相制衡。
但让刘弘没想到,也失望透顶的是:为了谋求内史一职,陈濞这厮,居然和丞相审食其混到了一起!
——为了此事,审食其还试图以‘未行冠礼’的名义,与太后张嫣共掌朝权!
光此一件事,就足以让刘弘对陈濞感到厌恶,并将其排除出内史的候选名单之中。
——要知道审食其,那是妥妥的吕党啊!
审食其跟太后走得近一些,自是没什么——毕竟张嫣与吕氏也多少沾点亲戚。
但你一个开国功侯,又不是吕党,跟审食其套什么近乎?
后世一位伟人曾说过: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作为一个‘不奇怪’的政权,汉室朝堂之上,自也是有朝臣拉帮结派的现象存在。
汉室初的吕氏一党(外戚),在诸吕之乱后彻底势微;
刘邦为汉室留下的开国功侯(皇党),也在夏侯婴、周勃、樊哙等核心成员死去,灌婴失去权柄之后,逐渐失去了政治话语权。
这就使得汉室开国初,朝堂所存在的三方势力,如今是一家独大——张苍、田叔这样的后起之秀(外臣)!
即便上大学时的政治课都学到了狗肚子里,刘弘也明确的知道‘至少要有三条腿,椅子才能坐稳’的道理。
可现在,这个名为‘汉室’的凳子,却只剩下一条腿了!
一条腿的凳子,坐一时半会儿,或许勉强能坐稳,但时间长了,必然会出现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刘弘早就开始不经意的偏袒‘吕党’,并刻意的回护‘元勋派’了。
如果说,如今朝中势大的张苍、田叔等人属于‘外臣集团’,那刘弘所做的,就是拼命的在这个集团掺沙子。
任命田叔为长乐宫卫尉——把田叔往吕党的阵营塞;
默认秦牧与虫达的政治结盟——把秦牧往元勋集团塞;
这样的操作,与其说是刘弘在寻求制衡,倒不如说,刘弘在故意给外臣集团的成员,强摁上其他两个团体的政治标签!
为了重振元勋党,刘弘更是一度为酂侯、舞阳侯、宣平侯等功侯家族复家,并把平阳侯曹奇接入宫中,做出一副‘亲自教育’的架势。
而陈濞暗自结交审食其的举动,却让刘弘所做的一切,显得那么无力。
——陈濞,可是元勋党的成员!
你一个元勋党,跟吕党的头子走那么近,要做咩?
要是外戚集团跟功侯阶级狼狈为奸,会发生什么?
——‘诸吕之乱’发生的背景,不就是因为身为外戚集团掌控者的吕氏,没有被陈平、周勃为首的元勋集团制衡住?
身为元勋的陈濞,向吕党头头审食其示好,顿时就让刘弘闻到了第二次‘诛x行动’的气味!
无论发生什么事,刘弘都必须保证:开国元勋集团、张-吕外戚集团,以及如今如火中天的外朝集团保持一定的距离。
最好,是三方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争斗!
只有这样,朝堂才能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势,刘弘也能安心的从朝堂抽出身,专心推动一系列富国强兵计划。
而如今,开国元勋、张-吕外戚、外朝这三派当中,势力最薄弱的,无疑就是开国元勋派了。
——外朝集团如今如火中天,自不用多说;张-吕外戚集团,虽因前年的‘诛吕’行动损失惨重,但如今也还有个太后兜着底,多少有一些战斗力。
但开国元勋集团,却是在岁月和‘陈、周谋逆集团’的双重打击之下,彻底失去了朝堂话语权。
为了支棱起元勋派,以促成‘外朝、元勋、外戚三足鼎立’的健康政治格局,刘弘迫切的需要一个开国元勋,为自己冲锋陷阵。
而陈濞的主动示好,无疑就是一个极其明显的信号。
——陛下,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乖乖做元勋,不去跟外戚鬼混了···
想到这里,刘弘终于是满意一笑。
“博阳侯既惑,朕略述宿麦之政,却也不无不可?”
说着,刘弘轻轻掀起车帘,望向车厢前,那坚厚、壮实,却又隐隐有些老迈的背影。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