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云南大理鹤庆人。
此人出言诙谐辛辣,孤傲不驯,才学过人,识见超迈不与同道合,少年时代就对医道情有独钟。
青年时期,彭子益游学京华,在清廷太医院当宫廷医师,从而乘机大量阅读了秘藏在深宫中的珍贵中医典籍,医学造诣更是一日千里。
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以後,山西督军阎锡山聘请他到太原中医学校讲学,他的大半生就此在讲授中医学理论和培养中医人才中度过。
著名学者方树梅先生曾经说过:“近代愈加奇形研习,从事著述,辨证之细,析理之精,皇皇巨著,为滇医界放大光明者,则以彭子益先生为最著。”
这是对彭子益在近代云南医学史上的作用给予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他生前遗留下来的16种医学著作,是我国中医学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在他的杂病治法篇中,正有这一对于烧烫伤疗法的传承记载。
而当时因为无法达成现如今的无菌环境,所以死亡率忽高忽低,并未作为良方出现。
彭子益生于清朝,成在民国。
白族医学本就大量地把印度佛教医学、波期医学和藏医学的成果溶合在本地巫医土壤之中,与内地汉族中医学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推动,再加上逐渐展露头角的现代医学发展。
这也造就了彭子益对中医药不同的理解,甚至成为最早思考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医者之一。
只不过因为身份和传统羁绊,很多东西都停留在笔下,无法也不能进行实践。
即便如此,他的传承著作中,依旧能看到中医药超前发展的影子!
或许,民国那段黑暗中摸索的时期,开启的不仅仅是民众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