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打了小的来了老的?谁这么惨?(1 / 1)

时间不知不觉进入了深夜,材料二楼的实验室中,几人依旧在忙碌。

周瑞和牟仲义操作各种检测,韩子茵和吴华民手写记录数据,一式两份,确保无误。

在这个过程中,周瑞也对这种“超材料”结构,有了更直观的概念。

尤其是牟仲义作为吸波材料领域的专家,他的很多经验和判断,让周瑞更加清楚了这张膜的意义。

吸波率极高只是其一。

真正牛逼的,在于“膜”这种可塑性极强的存在形式。

以及虽然还无法逆向,但可以预见非常低廉的制作成本。

存在形式为“膜”,代表着它的应用领域会极为广泛,可操作性大大增加。

低廉的成本,则代表着更多东西。

牟仲义手有点抖,不知道是累的还是激动的。

“太神奇了.它的可塑性太强了。”

他终究是忍不住切下来了一内内大小的样本,做成了玻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一番。

周瑞也体验了一下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功,老头居然手绘了张结构图,甚至没用过一次橡皮.

“这确实是一种全新的超材料.不.甚至可能是全球唯一具有实际制备可能的超材料哎呀我还是积累不足啊,有点摸不准了.”

研究者随着精力下降,对最新前沿冒出来的东西,也得通过刷论文来提升眼界,但这个领域实在太新了.

他专攻研究工作的时候,吸波材料的主流方向还是铁氧体

吴华民:“您这个高度,还摸不准啊?”

牟仲义瞪了他一眼:“我高个屁,我真要是高,应该在沈飞或者成飞,岂会在复大养老,全国那么多人,研究几十年都没研究明白,这里面的水深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