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节(1 / 2)

末日流亡 天堂放逐者 1759 字 2023-08-19

“暂时只有我们两个,我们不需要太接近,这是一项侦察任务。普通精神体还无法承受星际传输的严重干扰,粒子稳定性会被破坏,估计要造更新一代的量子飞行器。”

安全性更高,性能更强什么的。

就看地球联邦给多少了。

晏龙很有把握地说:“联邦肯定会启动建设火星伊西斯站的计划,像华夏一样建立更多的基地。”

不管是钱还是材料、技术,辛萨科议长都会出的。

第164章重任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陆笛发现这里面好像没自己需要做的事。

不用参加敲诈联邦的谈判活动,不需要参与审讯,而且都二次上火星了也不用临时补课。

至于新一代量子飞行器的建造与陨石轨道计算,咸鱼这个大学毕业(还是兄弟姐妹上的学)就更没有帮忙的余地了。

嗨呀,应该能回宿舍躺一躺,睡个两天?

说起来,原定在干掉德尔塔之后的所有计划全部泡汤了,别说庆功派对,就连一个约会放松的机会都没有,陆笛的心情很糟。其实他本来也不在意感情公开不公开的,只是晏龙说得煞有其事的样子,他觉得晏龙说得很有道理,这种事不可能一直瞒着……以前是岁闰,现在又是陆云,明天要是被夏教授察觉了怎么办?

结果努力了一下,赫然发现这不是循序渐进挖水渠啊!这是一条万里长征路啊,在这条路上遇到的全是史诗级任务与炼狱难度的BOSS。

真·史诗级别!

敌人都是亿万年前的地球精神体。

前面干掉一个,后面还有一群!

现在只是干掉了没文化的德尔塔,而德尔塔的同族连陨石版星际导弹都捣鼓出来了,就特么的离谱!

陆笛抹了一把脸,忍不住对晏龙嘀咕:“如果海百合、食肉蕨这些族群还在,岂不是地球的智慧种族大混战?”

“为了什么混战?地球吗?”晏龙反问。

陆笛仔细想了想,觉得地球根本不在乎这些蝼蚁。

没准一番折腾之后,地球重新陷入生命沉寂期,然后再过一千万年,直接诞生出一个更强的精神体种族,把前面的人类、食肉蕨、海百合、章鱼、水母全部打成渣渣。

“地球大佬惹不起啊!”陆笛咂舌。

不管怎么样,这次人类还是收获颇丰,赶在陨石抵达之前知道了真相。

还知道了地球上存在过别的智慧种族,宇宙中也有其他智慧文明。

毕竟在这之前,人类从未发现过外星文明,以目前可观测到的星域范围来说,即使生命诞生是极小概率的事件。可是在庞大到以垓(一万亿是兆,一万兆是京,一万京为垓)为单位行星的基数面前,怎么都不应该只有地球一根独苗。

即使大部分文明没有发展出星际科技,可是金字塔顶端总有那么一撮群体吧,他们应该已经克服了征服宇宙空间的各种问题,他们有实力也有能力去观察、去殖民、去扫平其他低级文明,结果他们也没影。

太阳是很年轻的恒星,太阳系也很年轻,而宇宙已经诞生了137亿年,所以地球上的智慧生命不管怎么说都不是宇宙里那波抢占先机,把科技发展最快的文明。

这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

以概率说,人类不可能是孤独的,但在实际观察过程中,没有任何关于外星文明存在的证据。

于是有个理论认为人类本来就是奇迹,在地球亿万年诞生的生命之中,只有人类拥有智慧,这表示“智慧文明”的概率比想象中还小,可能有很多星球出现了生命,但是智慧属性没那么容易点亮,想要发展到星际文明的地步就更少,因为可能走到一半就被各种原因搞没了,有自身的有外界的也可能是母星一言不合来个末日天灾,反正人类就是各种条件都具备还运气爆棚的欧皇。

现在一看,欧皇属性还有待鉴定,反正地球是真的大佬。

智慧种族一茬茬地出,还量产精神体,就问你怕不怕。

但凡那艘经过地球的外星飞船有精神体,也不至于那么惨。

陆笛从晏龙那里听了一脑袋的费米悖论,也没搞懂这次发现对宇宙对人类的定位究竟是什么意义,反正不干掉那颗陨石人类就麻烦了,不找到对付那群远古精神体的方法,人类以后都没有好日子过。

一方有洲际导弹,另一方怎么也得搞个地对空拦截系统吧!

心太累了,咸鱼先回去躺着,给自己加点盐。

陆笛第二天被电脑终端设好的闹钟叫醒时,还有点犯懒,不想爬起来。

他慢吞吞地戴上皮手套,打开电脑终端,然后下一秒就被一窝蜂冲进来的消息闪烁惊得一个倒仰,直接穿透了被子枕头与床板,“掉”在了床底下。

“……”

陆笛默默地飘出来,从床上捡回手套,秉持着邮箱可能坏了的想法开始查看留言。

第一条在陆笛的预料之中,今天要去做报告陈述,俗称记录片观后感。

后面几条的内容差不多,主要是不同的大佬们发来的,包括夏教授、李少将、燕京科学院、地球联邦……

最夸张的是两封来自燕京中X海某办公室与辛萨科议长秘书的信件,尽管只是制式化的鼓励,可是这含金量十足啊!是感谢陆笛、晏龙之前为人类存续的奋斗事业付出的努力,因为暂时不能公开功绩,所以希望他们理解,还提到了他们要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补足人类缺失的远古生物相关知识”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华夏与地球联邦会派出相关领域的专家,牵头成立一个小组,指引陆笛晏龙更好的复述所见所闻。

……观后感变成了讨论小组。

大概是古生物学家拿着复原图,让陆笛按记忆改错。

陆笛感到自己头大了一圈。

想也知道,这会涉及到多少东西,恐怕连植物分布、岩石沙土的状况、鱼类外观……总之凡是能记得的,一个都不能少,统统都要写出OR画出来!

当时纪录片的场面有多大,进电影院都看不到的真实特效有多壮观,觉得看到就是赚到的惊叹有多广,现在流下的眼泪就有多少。

最后问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