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为这次跟以前也差不多,秘密潜入可能有敌人的工厂或者研究所,抓住可疑的武装人员。没想到这次的任务大相径庭,他们光明正大地进了那家石墨烯元件加工厂,而且是以商都基地的名义。
负责接待他们的程经理笑容满面。
当然了,不管谁接到一份来自军方的订单,都会感到高兴。
虽然他们在行业内是位于顶尖水平,但是放到国际上就不够看了,跟华夏官方的研究所也是不能比的。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跟军方拉上关系,对他们非常有好处。
别的不说,至少能争取每年多减免一点税吧!
所以程经理对商都基地派来的考察团非常用心,他很有经验,不问对方究竟需要什么,只是不断地介绍,这一路上嘴就没停过。
于是在陆笛眼里,这个程经理宛如人型产品说明书,写满了他每个字都认识但是拼在一起就不知道啥意思的文章。
是个“噗噗噗”往外冒字的机关枪。
商都基地考察团由一个陆笛不认识的中年人带队,他戴着眼镜,厚重的眼袋与稀少的头发,身上散发的气息与颜色字符,让陆笛知道这是一位真正的专家,其他人对他的称呼是“张教授”。
张教授带了两位助手,还有几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科研人员。
他们认真听着程经理的介绍,也不说话,就是什么都看,连处理废品的回收装置都不肯放过。
陆笛觉得他们是真的在考察这家工厂的生产能力,联系到之前对华夏进入紧急准备阶段的推测,陆笛觉得还是很有可能的。
石墨烯元件,或者说石墨烯这种原材料,是使用太阳能的关键材料。
从前也能生产,但是天然的石墨烯很少,需要通过实验室的二次加工才能使用,具体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的技术也很多,陆笛这个学渣搞不清。他只知道,大约十几年前,全球科学家终于攻破了关键的技术性难关,从此石墨烯材料可以在实验室进行量产,造价也大幅度降低,从此人类可以大范围地使用清洁能源,不管是手机还是汽车,都迎来了行业性的变革。
但是淘汰是一个过程,旧的制造业如果轰然倒塌,对社会的影响太大。
目前在某些不发达的国家,或者某些国家的偏僻地区,烧汽油的车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
陆云的故乡兴覃就是这样,石墨烯对他们最大的意义,只体现在手机续航能力上,这也算是一大怪现象吧,思想停留在上世纪老旧时代,使用世纪初的电器设备,手里拿着的却是最新款的手机。
这就是科技发展太快的后果,一些地方完全跟不上。
不过,在商都就没有这种迹象了。
商都是华夏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完全使用清洁能源的城市,换句话说,就连路灯都是高科技新材料。
商都附近的石墨烯元件加工厂也非常多,粗粗一数规模比较大的就有十来家,他们在民用领域有专攻。如今陨石危机迫在眉睫,军用研究所的产量或许已经不能满足储备所需。
这一点不止陆笛能想到,陆笛觉得这家工厂的研究负责人也想到了,他不像程经理那样喜笑颜开,反而眉头紧锁,看起来非常焦虑。
在陆笛看来,焦虑是深蓝混合着紫色。
现在这个人都快被焦虑涂满了。
他不止焦急,还紧张,尤其是望向全副武装的执行队员,象征紧张的橙黄色跟过电一样闪烁。
“……负责人可能有问题。”
陨石危机还没有公开,就算相信真的有陨石,脑子也灵活地想到军方订购元件背后的意义,但是在普通人眼里,这些穿着制服带着武器的人,是来保护考察团的,为什么看到他们要紧张?
华夏跟其他国家不同。
如果真的出现混乱,普通人在街上看到实弹武装的军人,真实感受应该是“松口气”与“安心”。
“他在紧张,看向你的时候尤其明显。”陆笛低声说。
陆笛现在的位置很特殊。
他是一个头盔。
很简单的士兵头盔样式,旁边附带一个微型耳麦。
陆笛看到这个载具的时候,差点就想拒绝执行任务。
戴头盔的人是袁仲夏,又不是袁仲夏,这个身体被晏龙借用了。
陆笛很费解地思索了一番三个人的位置,晏龙在袁仲夏的大脑里,他在脑袋外面——
换句话说,现在陆笛与晏龙交流十分方便,因为他说话的时候几乎是贴在“晏龙”耳边的。
有点别扭,也很奇怪,但是任务重要。
——就算不看在晏龙的面子上,也要看在夏教授辛辛苦苦提供载具设备上。
陆笛努力无视了心里的异样感觉,进入工厂之后,他发现这个位置居然非常好,联络方便不说,居高临下看得远,还能旁观袁仲夏这边接受发送的各种命令。
挺自在的,于是那点不适感也没了。
而且跟晏龙“交锋”时,心态莫名弱势的感觉也消失了,连带着心情变好。
果然夏教授研发的产品,谁用谁知道,用了都说好——陆笛发现自己真心实意地成了产品吹,可惜除了晏龙之外,他无处安利,晏龙也不需要他的安利。晏龙用的产品比他更好,在夏教授那里是VIP的客户等级。
难道只能找季厘?
想了想季厘的性格,陆笛觉得没指望,再说季厘现在的工作单位在地球联邦,想碰面都难。
陆笛一边想着那个从未见过的三号岁闰,一边“居高临下”扫视周围。
“除了那个负责人,其他人都很正常。”
这时晏龙也接到了考察团里的“特殊人员”的提醒,内容与陆笛的一样,也是提醒工厂研究室负责人看起来有异常。
这个特殊人员,其实就是搞情报工作的,擅长察言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