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者昌,逆者亡…
于草原战争不同,当时自由同盟动用了九万主力部队,后勤人数更是还要翻两倍。
但那是因为,乌兰巴托草原实在太大。
人不够多,光是侦察警戒,都得累死。
但这一次,去往贝尔加湖更西边,和上次截然不同。
库罗伊斯旁边的伊德尔河,是一条水量非常充足的大河。
它的全长超过两千公里,蜿蜒曲折,自西向东,最后汇入贝加尔湖。
整条河的河床高低落差,足足千米。
贝加尔湖以西的势力,几乎都是在这条河的两岸附近生存。
但因为环境地势的限制,拥有超过五十万人口的大型势力,并不是特别多。
其中是人类城邦的,更是只有三家。
整条伊德尔河的流域所在,不会比乌兰巴托草原小。
但这里不但是高原地形,更兼群山峻岭和深山密林。
大是够大,但很多地方,并不适合人类生存,至少不适合大量人类生存。
只要沿着伊德尔河逆流而上,必然能够到达其他势力的聚集点。
因此,无需出动大军,自由同盟只需派出迪奥号即可。
足够巨大的船体,拥有数万吨的货物装载量,能够满足数千人的长期后勤供应。
清一色的斗气好手,也保证了自由同盟这边的战力,不会因人少而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