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平常无论出门还是在家都穿得整整齐齐,头发梳得溜滑,还要抹点淡口红。像这样露着两条枯瘦胳膊骂别人是米田共的模样,卫采云还是头一回看见,担心之下又有点好笑,恐怕那个贼也没想到老阿姨有这等脚力兼魄力。
卫淑真大骂一通,巡逻的联防队闻声过来询问。她指手划脚把情况说了一遍,骂了几句杀千刀后突然觉得胳膊凉嗖嗖,这才意识到自己穿的是睡衣。
卫淑真顿时大窘,瞪了两眼卫采云,“还不快跟我回去!”
娘俩慢腾腾往回走,卫淑真还是不说话,卫采云闷声跟在后面。
直到进楼,卫淑真才冒出来一句,“我是管不住你了。”
“姆妈……”卫采云低声道。
“自己当心吧,不要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卫淑真扔下一句话,推门进屋。
家里灯光通亮,老老小小等在楼梯口,跟接宝贝似的迎她俩。
卫淑真披上件开衫,用手梳了下头发,“惹到我头上,哼!”
安歌递上热糖水,卫淑真接过喝了几口,“吓到没有?别怕,万事有我!”
好吧,外婆威武。
※※※※※※※※※※※※※※※※※※※※
谢谢大家的订阅!
谢谢红衣的手榴弹!
第六十二章时间
对真正的孩子来说,时间总是特别慢,哪怕仅仅一个国庆假期。
方辉很感慨地说,“毛毛啊,自从你搬家后我们就疏远了。”
安歌,……
不过想想也是,以前在一个大院,早起凑在同一条水沟边刷牙,一起上学一起放学,除了晚上睡觉的时间,一天二十四小时中有十几个小时在一起。
中午吃过饭,她到大院等方辉。
小哥俩在父母单位的食堂搭伙。
没等多久,方辉踩着一辆二八大杠来了,除了铃不响、其他都响,链条更是清零哐啷,没断是奇迹。
他个头不够,腿套在三角架里够住踏板,一上一下来得个欢。后座上方旭紧紧抓住坐垫,皱着眉头揪着鼻梁,一付忍耐的面孔。
快到大院门口,方辉让车滑行一段减速,然后跳下车,顺着往前的冲劲扶着车跑了好几步,稳稳停下。
方旭小心翼翼爬下来。
安歌给他们带了礼物。
方辉的是军舰模型,以历史名舰为原型,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模型,需要一点点拼装,但做得格外逼真。还有动力系统,完成后可以下水。
方旭的比较简单,一大包城隍庙五香豆。
不是安歌敷衍,方旭自个指定的。他最近爱上了这零食,可以含在嘴里,不动声色吃一堂课。
安歌觉得基因是很妙的东西。方家兄弟四个,老大沉稳,每天五点天没亮就大声背单词,是大院众所周知的“别人家孩子”。老二不必说了,神童,虽然有些高冷,但总的来说还是宁静的。到了方辉和方旭,方爸方妈的墨粉有点脱力,方辉聪明,但有多动症的倾向。方旭呢,喜欢琢磨个吃,所以和徐蘅颇有共同语言。
“你的是什么?”他问徐蘅。
安歌给徐蘅带了一盒外国的糖,味道一般,但五颜六色晶莹剔透得格外好看,所以徐蘅也是心满意足。她带了一小半出来,准备趁午休时间拿给胡晓冬。
先给方旭挑了块。
方旭咬碎糖块,咯啦咯啦满嘴嚼。
四个孩子踢踢跶跶往胡家去,没走多久就听见方旭吼,“你这个笨蛋!”
徐蘅吼回去,“你才是笨蛋!”
好吧,虽然听上去两人要干一架的样子,实际上谁都没把对吼放在心上,不等方辉介入又回复到和平状态。
这种有口无心的相处模式是方家特有的,安歌怀疑跟方妈也是粗线条有关,他家属于雷阵雨系,来得猛去得也快。徐蘅跟方旭学得心大不少,不像从前老觉得别人在骂她。
到了胡家,方旭像掉进了米缸的老鼠。没办法,好吃的太多。
熏青豆、毛豆荚、芝麻糖、花生糖,这些东西家常都做,但胡阿姨做得讲究,味道也好。
“可以去我们学校门口卖啊。”方旭腮帮子鼓得高高的,含糊不清地说。
“做得太少,不经卖。”他们来看外孙,胡阿姨心里高兴,一边做毛衣一边扯闲话。她有时间会拿零食出去卖,安歌最早找到她时,也是在路边。
“干吗不多做点?”
“做好要经太阳晒,遇到连下几天雨,没来得及翻晒会长霉。”
“可以搭个简易烘房。”安歌说,常年卖炒货的都自己搭烘房。
胡阿姨摇头笑道,“谁来搭?”她们家一老一少,正当中年的女儿也不是能张罗的人。
“搭在院子里怎么样?”安歌问,“可以叫我爸,他会电工,姨夫会木工。简单的泥水工他俩应该也能凑合。”李勇家是祖传的木匠手艺,他虽然去了厂里工作,但从小学的东西没那么容易丢下。
给安歌这么一说,胡阿姨想想,也行。桃条、梅片、瓜子之类的她都会做,只是限于条件,只能当季时做一点送人自吃。
至于做生意是不是投机倒把、名声会不会坏掉……拜托,家里有个病孩子,挣工资的只有女儿,而她只会越来越老,等到做不动的时候还不知到哪找医药费呢,顾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