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读书,的确是艰难。”白里正似有所感地感慨了一句,“你家是阳山村的吧?小兄弟是打算长久摆摊还是短期啊?”
“不瞒您说,我们以前也没摆过摊,不懂这里面的规矩,还要劳您指点。”
颜汐只当自己和王氏都是棒槌,反正就是第一天来摆摊,什么都不懂,虚心求教。
“蒙太爷看得起,这码头的管理收费由我白家牵头。”白里正慢慢说了一句,强调了自己收钱的合法性。
“太爷慧眼识英才,才会请白老爷来掌管这事。”
该拍马屁的时候自然要拍,还得上下兼顾。颜汐这话说得很真心实意。
白里正微微坐直了身子,仔细打量了眼前两人。
站她后面的妇人一直没开口,一直是这孩子在说话。
这看着才八九岁的孩子,说话应对之老练,压根不像是乡野小民。
由小及大,他那兄长只怕也不是等闲之人。
原本他听家丁说码头新出来一家摆摊的,家里有个正要府试的读书人。
白家最早的发家,就是因为先祖出了一个秀才,才成为青龙镇的里正。后来陆续出了两个举人,才成为青龙镇有名的书香门第,乡绅名流。
所以,族里一向有共识,只要碰到镇里的读书人,都会结交照顾一二。这也算是一项长远投资了,万一这些人里有人鱼跃龙门,一朝飞黄腾达,白家也算是识人于微末。
青龙镇这边今年过了县试的童生只有两个,阳山村过了县试的,只有一个刘衡。
原本听说身子不好,现在倒是又能去府试了,他本就有心卖个好。现在一听颜汐谈吐对答,更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既然要交好,那施恩结交就得施在明处:“这码头附近摆摊的,原本是按生意大小、市口好坏收费的。像你家这摊位,原本应该是二十文一天。但是……”
“我家小本生意,婶娘带着我们兄弟过活,还望白老爷体恤一二。”颜汐看他说了个“但是”就停那儿了,马上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