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下决心实施之后,还要面对实施政令出现的意外的情况。
这就不单单需要自己殚精竭虑,还需要跟上峰沟通,解释,然后再做定论。
杨广三人,说是下午处理武威政务,实际上,到了晚上,还要到秦蒙这里汇总,有时候事情多了,一直忙到半夜,也不是什么偶有发生,而是隔三差五就有。
开皇三年四月下旬,清河林氏的商队,率先抵达了武威。
这一次,林可君并没有随队同来,她在为秦蒙所需的硝石硫磺采购货源。
硫磺硝石在民间的使用,一般都是药用居多,货源并不充足。
当秦蒙需要的使用量成倍增加,导致了原料价格飞涨。
即便是原料价格比原来高出十倍,依然是有价无市,根本扫不到货。
于是,林可君就组织了人手,专门为打开货源供应而奔波。
清河林氏的到来,拉开了武威边贸的序幕。
这时候,北方的突厥人,也陆陆续续带着自己的特产,来到武威这里寻求交易。
秦蒙训练出来的干吏,终于要拉出来派上用场了。
这些干吏,是秦蒙精心设计培养出来的,为的就是边贸开放时的管理。
一百多干吏,在古代官僚体制下,数量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小吏的薪酬,朝廷是不管的。
因此,受雇于地方官的小吏,数量会受到严格控制,这无需朝廷严令,地方官谁能养得起这么多人啊?
然而,秦蒙就是看准了边贸带来的巨大商业利润,只要巧立名目但凡挪用点,别说一百多了,就是几百,也能养活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