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张少尹,你打算借他们之手,来徙木立信?
“这是大总管府为了表彰你们,帮着大总管府赈济灾民,特意打造出来送给你们的牌匾。”
“……”
陈然神色一怔,在场的其他豪绅也拧起了眉头,盯视着那块牌匾。
他送来的这块牌匾,是答谢的意思吗?
借出去二百斤粮。
得到一块写着“借粮有功”的牌匾。
怎么看都更像是讽刺。
陈然回过神来,肃然拱手道:“张少尹,我们也是河东道的百姓,为河东道献一份力,是我们该做的。”
“这牌匾,我们万万不能收。”
不收?不收我谋划的,怎么进行下去?
张顿目光深邃看着面前的老头,摇了摇头道:
“《论语》之中,子贡赎人的事迹,诸位可曾听说过?”
陈然拧着眉头,道:“张少尹此言何意?”
张顿语气不急不缓说道:“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看到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就能得到补偿和奖励。”
“这条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获救,得以重返鲁国。”
“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贡,是个很有钱的商贾,他从国外赎回了很多鲁国人,但却拒绝了鲁国给他的补偿,因为他自认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分担赎人的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