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山村少年(1 / 1)

信仰宇宙 作家IsNUgT 883 字 4个月前

蓝星时间下午三时,东域、皖州、临水城西面偏远山中,一面悬崖上。张承宗穿着圆领短袖白汗衫,藏青色棉布长裤改成的短裤,脚上军绿色的帆布鞋,没有袜子,正在练习虎拳。凌乱的短发,一米八五的个子略显消瘦,俊朗的面容,上唇的棕色毛毛,依然掩盖不住稚嫩。

只看其左脚略抬,内扣落涉,屈膝站立,右脚屈膝提起,身体右转,双手均成虎掌,由腹前向上,再向两侧屈肘,内带分压。“承宗,这都三点多了,还不赶紧去兴国爷爷家,晚上早点回来,今天是你十八岁生日了,妈妈煮面给你吃。”这时候东侧山谷中传来母亲的呼唤声。

“知道了,我现在就过去。”张承宗收拳舒展了一下双肩,回应了一声。向西则悬崖翻身而下。西侧悬崖足有三百米高,垂直不足十五度倾角,崖壁上生长了不少灌木,还有许多珍稀中草药。

悬崖下是豫州平安城地界,兴国爷爷全名张兴国,是张承宗的家门太爷爷辈。上个月说是腰痛,去医院检查发现,是肾结石,足有十七毫米直径。检查费就花费了一千多块,超声碎石还要好几千,说是还不能一次治好。山民家庭,再说都八十多岁了,家里又没有余钱,就这样说是不治病,回来了。

张家一直是武术传家,祖上传说是一千多年前,从上江迁徙来这山窝窝里来的。现在遗存的,就剩下张承宗家住处周围,那一大片坟地和几百块祖宗牌位了。

张兴国自小习武,八十多岁了,身体一直很硬朗,又是世代山农,靠采集山货过活,算是半个中医了。所以,回来后自己煎熬了一副消石汤药,只是这方子来的太慢了。

老张家在这片也算是大家族了,虽然落魄很久了,不过,还是有好几十户分家,原本张兴国准备上山,到祖坟地,也就是张承棕家那里,找个地方搭建茅屋居住等死了。因为,他家住在悬崖下,要是在家里走了,就进不了祖坟的了,难度太大。

当张兴国和他大孙子张永康骑着摩托,来到张承宗家后,发现张承宗内力非常高,家传的阴阳眼也修炼成了,这门技法都有两百多年没有人练成了,还不到十八岁,这孩子有出息啊。

张兴国家这第四代也不错,有个从孙在京都上大学,是特招生。原本以为是张家这代最有出息了后人了,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更加有出息的,只是辍学了,不然,又是一个能上大学的好苗子。

张承宗的父亲,张永树是老张家这代的守墓人。找张永树帮忙找块地方的,中午吃饭的时候,聊到族医院看病事情,被张承宗看到了结石。说用内力也许能震碎结石。

张兴国那个惊讶,都不敢相信,问道“能找个东西试试吗?”张晨宗笑着回答道“好的”。说着就走到堂屋后延二道梁处,从挂钩上取下熏制好猪后腿,来到饭桌前,左手拧着绳扣,右手掌贴在肉皮那面,“太爷爷你看着那面露出来的骨头”。

大概不到三秒钟,骨头上开始冒烟了,张承宗托起后腿肉,平放在饭桌上,拿起自己吃饭用的筷子,在哪露出的骨头上轻轻的拨了拨,那处冒烟的地方显现出一个绿豆大小的小洞。

这时候,张承宗的母亲从厨房端了一碗熏肉出来,看到桌上的后退说道“这不是有肉了吗?又拿后腿干嘛?”“是太爷爷要看我表演呢”张承宗做了个鬼脸笑着回答。“这里没你什么事,去炒你的菜去”张永树挥了挥手,不赖烦的说道。

张兴国站在桌拐前,静静的看着骨头上的那个小洞,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母亲去厨房炒菜去了,父亲又端起牛眼小杯,和张永康眯了一口。张兴国抬起右手,用食指摸了摸那个小洞,洞口圆滑,没有一点毛刺。骨头灰都落到洞里了,手指上只沾到一点点白印子。

就这样寂静了一分钟,张兴国转过头,看着旁边的张承宗“这个洞是你用内力震出来的?”“太爷爷,你不是一直都看着的吗,你那石头还没有这骨头硬呢,很好弄的。”“来,兴国爷爷,坐下先喝酒,等你回去后再想想,再和家明叔商量一下,三天后,我叫承宗去你家,这结石弄不弄你说了算”。

这次去太爷爷家碎石是第三次了,也是最后一次,其实,这次也就是复查一下,结石在上一次就清理干净了。太爷爷的消石汤剂还是很管用的,碎石后,在服用一副汤剂,十天一次。

也不知是张承宗的父母心大,还是知道自己儿子有本事,那么高的悬崖,就直接下去了,也不提醒一声。

张承宗家和太爷爷家,直线距离也就十来里地,太爷爷家祖上,觉得住在这山上实在不方便,就搬到悬崖下的缓坡上定居了,在当下社会,山里人家要比平原地区人家穷很多,没有班上,上学也不方便,就指望采摘一些山货换些钱粮,可是近些年,国家又看的紧,这也不让弄,那也不让弄的,山民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