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镇市。
自从东非准备在八十年代末加强武备后,相关准备工作就分散掉东非政府大部分精力。
好在东非现在各项工程完成大半,所以不至于忙的手忙脚乱,可以比较从容的在东,南,西三个方向完成军事部署。
而这也体现了东非当前地缘上的劣势,如果算上北方的埃及(英),东非四面皆敌,东非也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内解决这个隐患。
而随着备战工作的展开,对人口,尤其是战争相关人口的统计工作也开始展开。
其中黑人人口数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在东非历次战争中,黑人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群体。
在八十年代以前,东非每有大战,黑人都是东非经济平稳展开的一個重要保障,因为前线抽调军队,势必影响后方生产工作,同时后勤保障也需要大量人手,这种工作一般都是东非国民来完成。
所以黑人是保证东非生产工作的稳定剂,时间越是往前,越是如此,在东非殖民地时期,后方生产工作基本上由黑人展开,东非则全民皆兵。
后来东非人口上来了,也就渐渐不需要再那么多军队,职业军人数量就足够了,但是黑人依然补齐了东非一定的劳动力缺口。
所以黑人人数是东非战争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不过黑人统计和东非国民统计是分开计算的,属于非国民人口。
民政部大臣威马尔向恩斯特报告道:“王储殿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截止到1885年,我们国内黑人总数从八十年初的1950多万减少到1490多万人,其中按照年龄被淘汰出口的总共210多万。
这是东非在过去五年“黑奴贸易”的主要数据,两百万年纪达到标准的黑人被东非销售掉。
当然,这也和东非的国策有关,东非的国策之一就是“腾笼换鸟”,黑人数量是最直观反映这一政策的标准数据。
巴西这五年成为东非黑人第一大目的国,总共超过83万,剩余部分主要在拉美各个国家平摊50万左右。”
而去年开始,东非就已经着手相关统计工作,人口意味着战争潜力,黑人也是东非战争潜力的一部分。
奥斯曼帝国依然是主要买家,包括北非等名义上依然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区域,总共是35万左右,中亚和其他阿拉伯地区,包括波斯是20万左右,美国因为上一次和我国交恶,奴隶贸易受到限制,只有10余万左右。
这72万人,实际上就是老弱病残,东非自然不会养着一批闲人,而且这72万人也没有办法销售,所以只能政府花点力气送往西非,只要不死在东非境内,也就眼不见心不烦。
“最后,也就是在东非被消耗掉的黑人劳工,包括寿命短,疾病,体力劳动量过大,被野生动物袭击等等,各种原因造成的自然损耗,差不多是170万左右。”
“其中有72万人被我们流放到西非地区,这部分人口,大多是有所缺陷,以至于其他国家不被接受。”
这部分黑人,也是东非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臣”,东非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大工程,包括公路,铁路,农田开荒,水利建设,房屋修建等等。
在黑兴根王室殖民以前,整个东非境内唯一有基础设施的也就只有东部沿海的阿拉伯人居住地区,或者是那个早就已经灭亡的大津巴布韦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