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凝形,便是炼神之始,日后万般佛意归于舍利,自有舍利化神、还虚、合道、超脱之日。
从今以后,明禅便是一名佛门比丘了。
脸上不由得多了几分笑意,佛心无拘,喜怒哀乐自可恣意。
向着城门走去,不等靠近,城门守卫便是看到了明禅,眼神中多出几分敬意,赶忙上前迎候。
“大师有礼了,不知大师佛号为何?在何方宝刹修行?可有度牒?”
度牒,度僧牒省称,也叫戒牒、黄牒,是僧尼受戒的文字凭证,有度牒的僧尼,可以免除赋税和劳役。
嗯,也是假和尚和真和尚的区别。
大唐礼佛,对于佛门很是尊崇,由上及下,整个大唐的百姓和文武自然也就对于佛门多几分敬意,一些香火鼎盛的寺庙,不仅香火钱收的盆满钵满,更是能够圈地圈人,免除赋税劳役。
这般优待,如何能够让人不羡慕,所以,一些人为了免除赋税劳役,就直接也剃个光头,穿身僧衣,说自己的是出家人,一开始,确实是被不少人钻了空子。
但是后面想要钻空子的人多了,朝廷一看不行啊,赶紧就出台政策。
这不,度牒就出现了。
度牒就是僧人的身份和地位证明,金刚寺作为千年古刹,自然是受朝廷认可的,每次寺内招收新弟子之后,都会送名单至官府,制作度牒,以方便日后苦行。
这次明禅来到姑苏城,一方面是想要出来游历一下,一方面也是因为圆慈圆寂,他继任了住持之位,需要在朝廷这里登记一下。
将度牒交给城卫,城卫打开一看,当即脸色肃穆了几分。
“原来是金刚寺的大师,打扰大师了,我这就引大师入城。”
金刚寺就在姑苏城外浮云山脉中,虽然低调,但是民间影响可不小,姑苏城上下,鲜有不知的,有心诚的百姓,更是会不惧艰险进山礼佛,如今明禅持金刚寺度牒而来,自然是让人多几分敬畏。
不仅是这城卫,在城门外排起长龙的百姓队伍,眼见着明禅被城卫带着向城门走去,直接插队的行为,不仅没有什么不满,反而是都双手合十,一副尊崇之意。
不管信不信佛,拜一拜、礼一礼总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