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真相?”
裴秀智不解问道:“书里面没有讲清楚发生了什么吗?”
李晶雅缓慢地眨了下眼睛,说话的语调又轻又软,就像是云朵一般。
她回答道:“没有。
作者没有写,但是我感觉,正是因为这样,这本书更有意思了。
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更真实,真相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每个人却只能看到某个角度的真相。
追寻完整的真相需要耗费非常多的人力、物力,客观真相是平常人生活中很难够到的。
这种虚虚实实的感觉,我很喜欢。”
而且李晶雅在看的时候,还时不时会怀疑,角色究竟有没有说谎?
毕竟,角色是在自白,是在和朋友讲述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情,是在叙说自己的个人感受,而不是在讲述到底发生过什么。
一切的内容都是主观的,最起码也是经过加工的。
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微美化和回避不是很正常的吗?
而且越到敏感问题,李晶雅越是怀疑其真实性。
就像她自己会在关键问题上回避一样,她小时候犯了错,被李泰和审问时,她无师自通了什么叫顾左右而言他,什么叫模糊重点,什么叫选择性描述。
这些都是人类刻在基因里的天性。
言行合一,那是对圣人的标准,她做不到实属正常,她也从来不为此感到罪恶。
经过多年的亲身经历,李晶雅明白,很多人诚实,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说谎。
以她自己举例,她小的时候诚实,是因为她瞒不过李泰和,她没有说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