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得很明白,她养宠物是为了索取情绪价值,而一只不开心的动物注定是没法提供情绪价值的。
既然如此,她为什么要养猫?
她喜欢小动物直接去动物园看不好吗?
她为什么要和小动物互相折磨?
这种一点协同作用都没有,只会互相消耗的事,现在的李晶雅是绝对不会干的!
裴秀智被李晶雅的哲学发言绕得头晕,养宠物难道不是喜欢、有钱就能养的吗?
她反应了好一会儿,才理解李晶雅在说些什么。
李晶雅养宠物还在意宠物的感受,这属实是裴秀智之前没想到的,可她也不再气恼了。
李晶雅总是这样,让她的情绪不停地急转弯。
裴秀智指出李晶雅说法中的漏洞,“你怎么知道动物喜不喜欢?”
面对着这个类似于“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问题,李晶雅回答道:“我试过啊。”
她语气里带着裴秀智难以理解的沉重和悲愤,“很多次。”
在她小的时候,别说是猫猫狗狗这类常见的宠物了,就连蜥蜴、球蟒、鳄鱼这类常见的变温动物她都摸索着尝试养过。
她读小学的时候,老师会让同学们在教室里养动植物,但出于某种独占欲,她选择在家里养。
每养一只动物,她就要体验一次从期待、欣喜、疑惑、烦躁到崩溃的全过程。
而且很不幸的是,她那个时候还特别固执,这个南墙她得撞很多次之后才会退缩,三五次她根本不放在心上。
更不幸的是,她还是个金鱼脑袋,她偃旗息鼓一段时间后,她又会因为小动物们憨态可掬,皮毛颜色很鲜亮之类的理由,而再一次蠢蠢欲动,这个时候的她会忘记之前的惨痛教训,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固执循环”。
就这样周而复始好些轮后,她终于长了记性,歇了这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