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峨眉佛光(2 / 2)

我又从背包里拿出一百块钱给老君说:“老君,谢谢这两天你给我做向导,这是你的报酬,你先下山去吧,我一个人留在山上慢慢找了空大师就可以了。”

老君摸出酒壶,仰头喝了一口,用手里的木杖指了一下笼罩在晨雾里的山下,道:“名利这东西,如雾瘴云霭,会把你隔在九霄天外。求什么,要什么,不过一抔烟尘。你娃儿能有那样的慈悲胸怀,老夫难道就装了一心的烟尘吗?我要交你这个忘年的朋友,你在山上多久,老夫便陪你多久,以后在山上的吃住全算老夫的。”

“老人家——”我急忙争辩。

“打住,我不爱听,你还是叫我老君最好。”老君不满地说。

“好,老君,我们做忘年朋友我同意,但我有两件事要向你说明,你若不同意,那我们就此别过。我说的这两件事,一是你的报酬我们是谈好的,这个一定要给你;二是,你岁数大了,在山上待久了身体会吃不消的。你必须先下山,我找到了空大师后会去山下和你来个一醉方休。”

老君瞪了我一眼:“你这娃儿和我年轻时的脾性一样,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我岁数比你大,你叫我一声大哥可以吗?”

我忙说:“天一不敢造次,你是爷爷辈的。”

“又来了,刚说过要做忘年的朋友嘛,忘年忘年就是忘掉年龄嘛。你看我除了年轮比你大几圈外,其他哪方面比你差?”老君说着打出了一个太极手给我看。

我一直以为老君是一个不苟言笑的老人,没想到他还有老顽童的一面,我被他逗得大笑起来:“行了老君,我服了你了,就依你吧,我叫你大哥。大哥在上,受小弟一拜。”

我作势一揖,然后做出一个请他下山的手势,老君用木杖拨开我的手说:“既然你叫我大哥了,那你就听大哥的,我也有两个要求,第一我们之间以后不要谈钱,钱这东西就是一张纸,我还想多活几年,你别弄纸钱给我;第二寻人这件事不是朝夕的事,你也不用一个人在山上瞎转,很危险的。今天我们先下山,明天在山下休息一天,养足精神,大哥陪你再来山上慢慢找。”

我还要分辩,老君不由分说拉了我往山下就走,边走老君边说:“刚才在山顶我没告诉你,太阳升起时,在你的头顶有一圈七彩光笼罩,这就是佛光。金顶佛光一般在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出现的多,像今天这样在上午出现的情形很少见。”

“佛光?我的头顶怎么会出现佛光?我又不是佛教徒。”我说。

“你今生不是,说不定前世是的呢?要不然你怎么能听到我心里说的话?”老君说,“反正今天很多事都够怪异的。”

老君又说:“我给你讲讲峨眉山佛光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峨眉山华严顶下住着一位靠采药为生的蒲姓老人,大家都叫他蒲公。他一年到头在峨眉山上采药,后来结识了宝掌峰下宝掌寺里的宝掌和尚。天长日久,两人的交情慢慢好起来。蒲公采药,常去宝掌寺里歇脚,宝掌和尚也常到蒲公家里谈古论今。

一天,蒲公正在一个名叫云窝的地方采药,忽然听见天空中传来了乐声。他抬头一看,只见了一群人马,脚踏五彩祥云,直往金顶方向飘去。其中有一人,骑了匹既不像鹿又不像马的坐骑。蒲公心想,这些人能在天上驾云,肯定是神仙。于是跟着那片祥云,往金顶追去,想看看那些神仙到底要干些啥子。

蒲公来到金顶,见舍身岩下云海翻卷,彩光万道。在五彩光环中,有一人头戴束发紫金冠,身披黄棉袈裟,骑了一头六牙大象,头上有五彩祥光,脚下是白玉莲台。蒲公认不得是哪个,就赶着回来问宝掌和尚。蒲公把在金顶看到的事告诉了宝掌和尚。宝掌和尚一听大喜,忙说:‘哎呀,那是普贤菩萨嘛!我一直想见普贤菩萨,求他指引佛法,走,我们再去一趟!’说完,拉着蒲公就向金顶跑去。路过一个池塘时,宝掌和尚指着池塘旁边一片湿象蹄印说:‘你看,这不是普贤菩萨骑的白象在这里洗过澡吗?’这就是洗象池的来历。继续向上走,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金顶。宝掌和尚到舍身岩上往下看,只见岩下一片茫茫云海中,有一团七色宝光。宝掌和尚说,那七色宝光就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叫做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