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初夏也高兴,抱着她的小侄子逗道:“小六可还记得姑姑呀?”
小六便是谢修文的嫡三子,在谢家行六,因为年纪还小,所以一直就小六小六的叫着,到如今也不曾起大名呢。
谢如海幼时,兄弟们都早夭,所以后来他有儿子后,家中长辈便说童六岁前不得唤大名,就怕再立不住,特意取了一些小名来叫着,希望如此能避过鬼差的惦记。
族谱上记得是孩子的大名,而平时长辈们唤的都是小名,所以想着以此来糊弄鬼差,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躲避灾祸,这也是大多数人家都会有的做法。
谢小六的大名,谢初夏早忘了,而且就算是记得,她也不敢喊,这是忌讳。
“小六才多大,哪里还能记得你这个姑姑?你就别为难他了。”
小六满打满算才三岁,又有两年没见过这些长辈们,自然是不记得的。
倒是二宝今年五岁,他对谢初夏还有些印象。
“我记得姑姑,姑姑长的好看,还会做点心。”
谢初夏的眼睛都亮了:“哎呀,我的小二宝呀!姑姑真地是太想你了,还记得姑姑,没白疼你!”
一家子人笑笑闹闹的,这气氛还真不是人少就能撑起来的。
谢修文与一众兄弟们去了书房说话,范氏带人去收拾箱笼,谢初夏和许芳华就帮忙带着两个孩子,至于大侄子,人家自诩为大人了,所以早早地就去自己院子里收拾了。
“四妹妹跟大嫂的感情很好?”
谢初夏点点头:“大嫂嫁到谢家时,我尚年幼,彼时我被祖父逼着读书,她怜惜我辛苦,便时常给我做些糕点或者是汤水。而且那会儿我就养在大伯母的院子里,几乎是天天与大嫂见面,日子长了,自然就亲近了。”
许芳华一脸羡慕:“外人都说谢家家风好,家教好,我嫁进来之后,才深切地体会到到底是怎样好。大嫂出身名门世家,气度不凡,但是又平宜近人,而且听你提起旧事,越发觉得谢家人重情谊远超过重规矩。”
谢初夏扑哧一笑:“那是你对谢家的了解还不够多。我自幼长在大伯这一房里,自然是与他们最为亲近,但是其它长辈们也是各有各的好,不过也有一些做事出格的,险些被祖父给逐出家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