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至于坦诚到这份上吗?(2 / 2)

梁子谦清了清嗓子:“乡君就真没有发现一点点儿端倪?”

“如果九王妃一力支持林二小姐和崔孝义和离算是端倪的话,那倒是算得上发现了一点点儿。”陈瑜笑着说。

梁子谦也笑了,就说嘛,聪明人好办事!

端倪何止这一点点儿,陈瑜算是明白为什么朝廷如此雷厉风行的处理了蒋宇贤和定陶县的曲志存了,这些人的存在本身就阻碍了朝廷想要抓经济发展的路。

不管是曲志存和蒋宇贤,还是苏家,或是坏或是好,都是一句时也命也!

“定陶县的官窑势在必行,乡君不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某也不能强求,能不能把官窑的事情押后,苏家先开民窑,民窑瓷器相对宽松,但需要苏家培养一批好的陶工,陶工培养好后再开官窑,到时候官窑也在苏家名下,这个时间蒋宇贤之流也都从根子肃清了,不会留下后患。”梁子谦看着陈瑜:“如此安排可行?”

陈瑜等着的也就是这句话,但没有立刻点头,而是说:“梁大人,蒋宇贤的所作所为在前,苏家开窑厂得先看看能招上来多少人,只有苏家瓷器真的能有一定影响了后,才敢奢望官窑。”

梁子谦已经都不反抗了,他深知不让陈瑜牵着自己鼻子走,这事儿就要黄,姑且不说蒋春到底多大的本事,就说潘家瓷的美名自己是有所耳闻的,苏家想要做瓷器这一块的买卖是从苏六郎娶了潘玉玲后,他查过,潘凤阁兄妹俩正是潘家瓷的传人,潘凤阁如今入了仕途,能继承衣钵的就只剩下了潘玉玲,苏家捡了多大的便宜啊!自己也想要潘家瓷啊。

“行,乡君放心,这件事某一定会尽力的。”梁子谦说。

陈瑜倒是想起来另外一件事,试探着问道:“梁大人,番邦商人但凡从大越国运出去的货品,可有官家印信啊?”

“此话怎讲?”梁子谦一时没听懂。

陈瑜缓缓地说:“就拿瓷器来说,官窑也好,民窑也好,这都是大越国的货品,番邦商人如此费尽周折带回去的货品上盖着大越国的印信,那就是远来的宝贝,若无印信的话,这瓷器的价值就未必多高了,要是被番商学了去,岂不是让咱们大越国蒙受了损失?”

梁子谦险些没一个坐不住站起来,这话可真真的说道了点子上,谁不知道原来的和尚会念经!

若是番邦商人带走的货品都写上大越国三个字,那海外之国便知道了大越国的存在,往来贸易能从民间走到朝廷上,简直是白花花的银子顺着大海就淌来了啊!

“乡君所言有理。”梁子谦强自镇定:“这件事某立刻就办,这几日某要查看定陶县百姓户籍册,乡君尽管去找适合开窑厂之人,等办好了事情后我们再碰头,商量下一步。”

陈瑜应是,送梁子谦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