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峰约了那位记者。
那位大记者一直想写一写远峰这个人的。
“你不是说,想写一写我吗?”
“想通了?”
“见面聊聊。”
两个人这就约定了。
记者来到远峰的办公室。
当远峰说出思路后,记者摇头。
“你啊。远董。你这是把我忽悠了。我一直想写你这个人。我觉得,以事实为根据,写你这个人,应该可以写出有深度的人物通讯。改革的年代,需要你这样的人。”
“如果真想写,让我再多做一些试验,到时一并写。你会把文章写出精彩来的。我呢,到时,也就沾光扬名。不过,现在不能写我。先写一写制造工业园吧。”
远峰的思路,是把制造工业园这个项目,从怎么开始,到现在,这些已经进来的制造商,一年的产值已经达到三个亿,制造工业园将成为K城的纳税大户。这还必须把远程集团的产值剔除在外。
因为,远程集团即使不搬迁进制造工业园,产值不会变的。远程集团的产值,不能成为制造工业园的成绩。
但其它公司,如果没有这个制造工业园,能不能产生现在这样大的产值,是个很难说清楚的事。
就拿天使护卫锁具公司来说,如果没有这个制造工业园,张永琪的那些个专利,可能还在家中睡大觉。
还有赵宜军的小家电公司,即使有不小的产值,那不是K城的,是其它城市的。
避开不要写管委会,只字不提。只写制造工业园这个项目。听远峰反复这样强调,记者似乎明白了远峰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