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新招进来的那一批培养得好,将来就是她向外拓展买卖的助力。
花了一个上午时间,她只理顺了作坊第一批和第二批名单。
对于另两批人手,她在中午吃饭时,让柳杰和汪阳还有四喜他们边吃边讨论,一点也不浪费时间。
而那八个小姑娘,则是饭后把他们和汪春香她们都聚到花厅去,继续逐个评价。
村里人包括柳福贵他们不会想到,已经是精挑细选的名单,却还是被柳如霜再次逐个考量了一遍。
而负责评审是否过关的人,则是已经进庄的这些村里少年和小姑娘们。
虽然最后柳如霜都选择了通过,但对这几份名单却是都加深了记忆,了解了每个人手的一些底细,而不再只是名单上一个名额。
她叮嘱大家先不要说,等晚两天再先让少年们进庄,毕竟这个月是不算工钱的,进庄太早怕少年们不乐意。
这天晚上她让小弟小妹先睡,她坐在桌前翻看过去写下的记事录,将要做的事情和已做完的事情、正在进行的事情都做了区分。
她用的是描花样子的细硬笔,可以将蝇头小楷写得更精巧而不占地方,又能清晰阅读。
……接下来两天都是跟进作坊进度,山头那边的事情她完全抛到一边不管,就盯着东边的作坊。
渐渐的大家也发现了这个作坊的不同,除了砌出地龙和一个听说要留着酿酒的屋子,还有连接茅厕和猪栏两处粪池的地沟、暗坑。
他们发现,那些暗坑和地沟竟然连进了地龙,却是他们并不了解的用法。
也有人表示好奇。
柳如霜却不愿多说。
因为农家地方小,要改这东西并不容易,说多了招人好奇,若别人改装失败岂不还要怪到她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