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考虑是很有利润可言的。
尤其是刚刚闹过粮荒,有钱人也想多些田地,多点儿存粮,倒不必像今年这样到处囤粮抢粮。
“另外,大户人家缺些家丁和小厮,也可直接招揽。这些难民都是背井离乡,招揽到自家就可当家生子使用。”
“这不能够收拢所有难民,剩下少一部分,可以由县衙出面,护送这些难民前往苏城一带富庶之地。”
“江南鱼米之乡,有力气就都能吃上饭,这些难民身强力壮的,可去码头上给人做工,老弱妇孺,也可做个大户人家的使唤下人。”
“若是县衙不管不顾,这些灾民自行前往苏城,途中千难万险,九死一生,在中途就会落草为寇,到时候山匪成群,都在永昌府前后一带,倒是不好办了。”
所以即便护送这些难民会花些银子,也总比到时候看着一帮匪徒烧杀抢掠要好。
袁相柳是这么和县令说的,也是他目前能够想到最周全的办法了。
苏潇听的一愣一愣的。
袁相柳说的这些,可不就是前世发生过的?
因为衙门的人不肯管,任难民们自生自灭,难民南迁的途中几乎全都落草为寇,山匪成群,烧杀抢掳,听说当时有一个寨子足足有三千人之多,比衙门的府兵要多出数十倍。
最后剿匪时,朝廷足足出动了两万人军队。
若袁相柳是这永昌府的知府,有这样治世的官员,只怕也不会到那步田地了。
苏潇突然明白了科举考试的意义,纵不能完全公平,但是能筛选出袁相柳这样有才华也有能力的人,哪怕只多那么一个两个,对老百姓来说绝对是天大的福气了。
“小柳,你好厉害,也好有想法。”苏潇崇拜的看着袁相柳。
袁相柳指尖轻敲碗边,“山楂汤都要凉了,快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