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重金求子(1 / 2)

www.biquxsw.cc,带着名将混三国 !

“满朝公卿,满朝公卿士大夫,竟无一人肯出使陇右!”董卓狠狠拍着案几,双目赤红,犹如一头失去了理智的野兽:“士人不是一向都讲究以德报怨的吗?老夫自入雒阳之后,擢拔党人、平复士人名誉,对

这些士人可谓诚意拳拳。可想不到,他们非但不感恩老夫所为,竟如此处心积虑地想要将老夫扔入那九幽黄泉之下!”

董卓越说越怒,以他边塞武人的简单思维,根本想不通那些士人为何那般忘恩负义:“难道,难道只因为老夫乃一介老夫,出身边鄙的凉州不成!”

“这百年来,士大夫们折腾了多少次,可哪次不是任由朝政在外戚和宦官这两极之间来回摇摆?老夫好不容易彻底平息了外戚和宦官之乱,他们为何便不能一心辅政,还汉室一个清明天下!”

堂下那些文臣武将听着董卓愤怒的咆哮,真的是谋士沉默、武将激愤。

可问题是,困难就摆在眼前,他们也束手无策。而董卓看着这些只会装模作样的泥雕木偶,更加气怒攻心,不由拔剑怒喝道:“老夫养你们这些酒囊饭袋有何用!尔等平日一个个只会对那何家子喊打喊杀,可关键时候,却无人能像那何家子般拿出一个办

法来!就连出使凉州之人,老夫看除了那何家子之外,也再无他人!”闻听到这一句,李儒微眯的眼睛陡然睁开了——自从他上次以命担保何咸之后,便开始在董卓集团当中沉默了许多。这些时日,他不由渐渐开始反思:董卓,究竟是不是自己值得托付,助自己实现心中野

望的明主。

假如没有何咸的穿越,李儒是绝对不会这么快就萌生出这等心思的。历史上,一直到董卓迁都长安,开始变得目空一切、狂妄自负到不肯再听李儒谏言时,李儒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然而,就是因为何咸的穿越,一下开阔了李儒的视野,使得李儒开始在更宏观的角度上看待董卓的施政错漏。

而士人的反叛,只给董卓带来了深深的耻辱和挫败感,可让李儒看到的,却是一种施政方针的错误。更令李儒开始心灰意冷的是,何咸与董家的仇怨,也使得李儒更深切地看出了董卓的软肋。相比起还有些图谋天下、革新时代的董卓而言,董卓那一家子几乎全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负累,这使得李儒不

由感到了深深的疲惫。

加之如今何咸毕竟也是他李儒的女婿,李儒在更多的时间里,不由开始审视起何咸的治世理念。由此,一听到董卓竟然想着派何咸入陇右,李儒不自觉地便升起了一丝担忧:“明公,自春秋战国以降,士大夫皆自诩精于治国。直至汉代,这等理念经士大夫不余遗力宣传深化,使得这一认知已固化下来

。由此,非但天下人皆以为然,更使得那些士人开始变得骄矜自傲、目空一切。”“而如今董公龙骧虎步,以天下精兵威压这些士人之上,自然使得这些士人将明公视为自外戚、宦官之后的第三毒瘤。”说到这里,李儒惨然笑了一下,才继续道:“正如悉文所言,不让他们扬眉吐气地折腾

一回,他们是不会罢休的。”“一派胡言!”王允闻听李儒这等讥灭士人之言,不由勃然作色道:“满朝公卿大臣不过与董公理念不合尔,何谈有二心?至于今日朝议之争,公卿大臣亦然不过想为汉室免去一场祸难。何咸狂玩无知小辈,

乱论天下事,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王允是董卓罢免了杨彪和黄琬之后,新提拔上来的司徒。董卓之所以选择王允,乃是因为王允为并州人,与他董卓一般俱为边塞之人,非雒阳旧系士人。

今日王允之所以能够出席这等董卓集团的内部会议,是因为王允自担任了司徒一职后,在朝堂上多有为董卓出言撑腰之举,已令董卓将王允视为可拉拢的心腹。

可惜,他这时候耍横却没挑对时候。此时的董卓正对满朝士人看不顺眼,王允却还在替那些士人辩白。

由此,董卓不由剑指王允,怒喝道:“那他们为何无一人请诏入陇右!王子师,你当老夫已耳聋眼瞎不成?那些公卿士人分明就是在故意打老夫的脸,让老夫在朝堂上颜面无存!”

王允见状慌忙拜倒在地,忽然转了口风道:“明公误会了,满朝士大夫何曾会想那么多?如今士人皆嘴上高谈阔论者多,能有真才实学者寥寥无几。”“依属下看来,他们愿出使关东,不过因关东群雄也是士人,与他们有着扯连不清的关系,他们才自认为十拿九稳,性命无忧。可韩遂、马腾羌贼之首尔,凶悍狠厉,杀人如麻,那些士人又有哪个敢请诏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