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拢炮灰后,罗科索夫斯基在行军的途中也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整合,逐渐地把青壮、老弱和妇孺分别整合到了各自的万人队中,而帖木儿的营地兵马和白俄四万人的“严格管教”也让他们越来越遵守纪律,说是军队还为时尚早,但听令行事,还是勉强能够办到。
当然,这是在白俄军残酷的军法保证下的。而且没有赵云随身带的羊皮卷中的四十万营地士兵压阵,那些炮灰会真的悍不畏死的向城池发起自杀性冲锋?
即使如此,消极避战、脚底抹油的人还是比比皆是,死在帖木儿的营地执法队刀下的白俄炮灰,占了与苏俄军作战时阵亡的兵丁三分之一还要多。
狠狠的望了眼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罗科索夫斯基甩了下马鞭,“命令火炮不停,收兵,准备明日入城。”
“入城?”侍从军官奇怪的问道。
“废什么话,照章执行!”心情不好的罗科索夫斯基可没空解释什么,转头就走,留下了一干暗自纳闷的军官还停留在原处。
罗科索夫斯基心情不好,城内的绍林也是无比郁闷,原本成竹在胸的表情不见,一个下午在作战会议室,就是听报告,然后闷头喝咖啡。事情已经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对于罗科索夫斯基到达城外的第一天没有发动进攻,绍林很感谢罗科索夫斯基的按兵不动,因为这让他又多了一天的时间来操练那些城内的民兵,从容的布置各个街道上的火力点。绍林采取的战术很简单,城外坚清壁野,城内暗堡林立,靠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复杂的城防来拖住白俄军。毕竟自己麾下只有三万人,而且其中还有两万人是临时征召的民兵,如果这三万人全是苏俄精锐,那么绍林还敢出城一战,可眼下凭着他手下的民兵,去打进攻战?绍林生怕自己杀的进去,杀不出来,所以只能够选择防御战了。当然,好钢用在刀刃上,
绍林把守城的队伍分成了三波,先把那些民兵分成前后两队,担任前两波的防守,自己带来的苏俄精锐为预备队和执法队,做为第三波。有城墙的阻挡,远程用步枪、火炮射击,近程就扔手榴弹,万一被白俄军冲上了城墙,这些民兵抱成团,打个肉搏总是没问题的吧!一万人的苏俄近卫师,被绍林在四面城墙平均分配了一千五百人,然后又把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三千士兵分成了三队,每队一千,准备着前方一有危急,就来个反冲锋,随时支援战场。
可是再怎么精心安排,绍林也没想到,罗科索夫斯基不按常理出牌,没等全军赶到,就命令不足三十万的白俄军发起了进攻。而且这冲锋还是一波接一波,连绵不断的。
在打退白俄军第一波进攻的时候,绍林在心里还看不起白俄军,什么年代了,还用云梯、木盾车来攻城,当城内的火炮是摆设吗?可没等守军枪管上的余温消散,在极短的时间内,白俄军就发起了下一轮的进攻,连躺在前进道路上白俄军伤兵都没去打理,就不管一切的发起了第二波冲锋。当时,绍林还准备看好戏,经历过一战的绍林,可是知道就是号称经过严格训练的德**队,在遭受巨大伤亡后,还能够连续发动三次以上冲锋的,那就是王牌部队了。而眼前的白俄军,怎么看也不是王牌的样子。可出乎意料的是,白俄军一直从白天打到了晚上,直到太阳落山才罢手。期间竟然发起了十三次冲锋,虽然绍林也看到了在他们的身后有着督战队、执法队的身影,可是从对方指挥官的战术中,绍林看到了对方的决心。华夏人有句话叫,一将功成万骨枯。难道自己遇到了一个类似日军乃木希典的疯子。
““肉弹”战术!?”令绍林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俄国的境内什么时候出来这么一支亡命的军队了?而且不是苏俄军,竟然是刚扔下锄头当做炮灰来使的白俄军。
可不管是什么战术,在一群悍不畏死的白俄军炮灰不计伤亡的冲锋后,后续的白俄军没花多少功夫,就顶着步枪和机枪的射击,推开了进攻道路上的障碍,填平了数十道壕沟,扶着云梯杀到了守城民兵的跟前。
所幸,绍林在战前就安排了战术预备队,虽然在空袭中,损失了不少,但也顽强的打退了白俄军一次次的进攻,等到了三个千人队的支援。
虽然守住了,但绍林的心里瓦凉瓦凉的,最主要有两点,一是心理压力太大,这样无休止的“肉弹”进攻让人神经绷紧,,要不是太阳落山,估计对方还能再发动冲锋,而且现在太阳落山了,谁知道对方晚上会不会再搞个夜袭啊什么的?这支队伍已经不能按往常的白俄军队来看待了,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不是苏俄军队特有的么?怎么白俄军也学去了?二是,弹药的供给实在是跟不上,漫天的金属弹雨,看似漂亮,可是用起弹药来还真是消耗巨大,仅仅一个白天,预计消耗的弹药就不下四百万发。你以为电视剧中经常挂在嘴边的,“火力掩护”、“机枪压制”是那么容易的吗?